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是否需要空腹:
适用性别: 不限
正常值: 成人:(3.5~9.5)×10^9/L(3500~9500/mm3)新生儿:(15.0~20.0)×10^9/L(15000~20000/mm3)婴儿:(15.0~20.0)×10^9/L儿童:(5.0~12.0)×10^9/L
分析结果: 偏低值: 低于正常值。 见于感染,血液病, 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病, 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X线、某些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等,可造成白细胞减少。 正常值:(3.5~9.5)×10^9/L(3500~9500/mm3) 成人:(3.5~9.5)×10^9/L(3500~9500/mm3)。 新生儿:(15.0~20.0)×10^9/L(15000~20000/mm3)。 婴儿:(15.0~20.0)×10^9/L。 偏高值:高于正常值。 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烧伤等。
相关症状: 畏寒   发热   腹痛   体温升高   咳嗽   咳痰   胸闷憋气   头痛   胸部疼痛   淋巴结肿大   咽痛   肝脾肿大   皮疹  
相关检查: 尿常规   肝肾功能   胸片   腹部彩超   腹部CT  

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体检前一天 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2、抽血时 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有晕针史的客人请提前说明我们将做特别安排。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 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不适宜人群

一般无禁忌人群。 

不良反应与风险

1、感染:采集血液时注意无菌操作采血处避免水液等污染以免局部感染。 
2、出血:采血后给予充分按压时间尤其有凝血障碍出血倾向者避免局部皮下渗血淤青肿胀。
 

临床意义

1、增多见于: 
1.生理性: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2.病理性:急性化脓性感染(脓肿、脑膜炎、肺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某些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烧伤,急性大出血,恶性肿瘤及某些金属(如铅、汞等)中毒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情绪变化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等。 
2、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病毒性肝炎、沙门菌属感染等),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或亚白血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健康搜索的脾肿大(如门脉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肿瘤化疗及某些药物(磺胺氯霉素)反应等。
【结果偏低】 可能疾病: 伤寒 副伤寒 黑热病 疟疾 病毒性肝炎 再生障碍性贫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 艾滋病 脾功能亢进
【结果偏高】 可能疾病: 急性化脓性胃炎 脑膜炎 肺炎 阑尾炎 扁桃体炎 白血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烧伤 恶性肿瘤

检查过程

1、取小试管1支加白细胞稀释液0.38ml。 
2、用血红蛋白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20μl。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入盛0.38ml稀释液的试管底部轻轻吹出血液并吸取上清液洗涮3次注意每次不能冲混稀释液最后用手振摇试管混匀。 
4、充液将计数池和盖玻片擦净盖玻片盖在计数池上再用微量吸管迅速吸取混匀悬液充入计数池中静置2~3min后镜检。 
5、用低倍镜计数四角的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对于压线的白细胞应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保证计数区域的计数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词条标签

白细胞增多  白细胞减少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重

随州市中医医院 泌尿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4584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12月11日 15:0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