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肺蛔虫病

肺蛔虫病主要是由蛔蚴移行、成虫异位寄生及虫卵肺部沉积所引起的呼吸道病变,主要有畏寒、发热、胸闷、咽痒、干咳、荨麻疹,少部分患者可有哮喘、呼吸困难、痰中带血、胸痛、头痛、抽搐、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症状。
别名: pulmonary ascariasis  
英文名: pulmonary ascariasis
发病部位: 肺部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多发人群: 有生食蔬菜瓜果习惯者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肺脓肿   肺栓塞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肺蛔虫病主要症状有畏寒、发热、胸闷、咽痒、干咳、荨麻疹,少部分患者可有哮喘、呼吸困难、痰中带血、胸痛、头痛、抽搐、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症状。
2、X线胸片示肺内有散在、点状、絮状或小片状边缘模糊阴影。
3、部分患者有两肺散在干湿啰音,而中毒性脑病患者会有瞳孔改变、巴氏征、克氏征阳性等表现。

病因

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而引起。自然界的气温、雨量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的因素。

检查

1、验室检查:
(1)痰液中细胞分类:痰液用显微镜观察可找到蛔蚴或虫卵。
(2)血常规血液检验:血液检验可有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一般可达20%——70%。
2、胸部摄片检查:X线胸片显示肺内有散在、点状、絮状或小片状边缘模糊阴影。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蛔虫感染仍以寄生虫学诊断为主。痰液中可找到蛔蚴或虫卵,X线胸片显示肺内有散在、点状、絮状或小片状边缘模糊阴影,则基本可判定蛔虫感染。

治疗

肺蛔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1.哌嗪(驱蛔灵) :常用的驱蛔药,能阻断虫体神经肌肉间的连接,使虫体麻醉失去吸附能力。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阻止蛔虫肌肉神经传导。有毒性低、疗效好、安全范围大等特点。不良反应轻微,偶有头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停药可消失。
2.噻嘧啶:广谱驱虫剂。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对蛔虫的神经肌肉产生阻断作用,能麻痹虫体使其随肠蠕动排出体外。孕妇、幼儿及肝功能不良者不宜服用。
3.阿苯达唑:是目前常用的驱线虫药,驱蛔虫时疗效与剂量有关,而与剂型无关。约有6%——15%患者有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约2%有口吐蛔虫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1岁以下儿童及肝功能不良者禁用。

预后

肺蛔虫病一般预后良好,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治愈。并发症未能及早诊断和治疗者预后不良。

预防

1、把好粪便关,粪便应做无害化处理。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应经常洗手,尤其饭前便后更应洗手. 生吃的水果或蔬菜要用清水冲洗干净。要教育小儿不要在地上玩耍,不要吮手指,以免蛔虫卵在手上吃到肚里,引起蛔虫病。
3、应在发现感染后尽快进行早期治疗,防止进一步感染。

健康问答

  • 肺蛔虫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肺蛔虫病可能合并肺脓肿、肺栓塞。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42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4:3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