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入性肺脓肿:畏寒、高热伴有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脓性痰,还有精神不振、全身乏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2.血源性肺脓肿:多有原发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热等全身脓毒症的表现,经数日或数周后才出现咳嗽、咳痰、极少咯血
3.慢性肺脓肿:常有咳嗽、咳脓痰、反复发热或咯血,持续数周到数月。可有贫血、消瘦等慢性中毒症状
急性肺脓肿血白细胞总数达(20-30)×109/ L,中性粒细胞在9O%以上,核明显左移,常有毒性颗粒。漫性患者的血白细胞可稍升高或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一)细菌学检查 痰涂片革兰染色,痰、胸腔积液和血培养包括需氧和厌氧培养,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确定病原体和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尤其是胸腔积液和血培养阳性时对病原体的诊断价值更大。
(二)X线检查 早期的炎症在X线表现为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或为团片状浓密阴影,分布在一个或数个肺段。在肺组织坏死、肺脓肿形成后,脓液经支气管排出,脓腔出现圆形透亮区及气液平面,其四周被浓密炎症浸润所环绕。脓腔内壁光整或略有不规则。经脓液引流和抗菌药物治疗后,肺脓肿周围炎症先吸收,逐渐缩小至脓腔消失,最后仅残留纤维条索阴影。慢性肺脓肿脓腔壁增厚,内壁不规则,有时呈多房性,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及邻近胸膜增厚,肺叶收缩,纵隔可向患侧移位。并发脓胸时,患侧胸部呈大片浓密阴影。若伴发气胸可见气液平面。结合侧位X线检查可明确肺脓肿的部位及范围大小。 血源性肺脓肿,病灶分布在一侧或两侧,呈散在局限炎症,或边缘整齐的球形病灶,中央有小脓腔和气液平。炎症吸收后,亦可能有局灶性纤维化或小气囊后遗阴影。 CT则能更准确定位及区别肺脓肿和有气液平的局限性脓胸,发现体积较小的脓肿和葡萄球菌肺炎引起的肺气囊,并有助于作体位引流和外科手术治疗。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原学诊断,并可用于治疗。如有气道内异物,可取出异物使气道引流通畅。疑为肿瘤阻塞,则可取病理标本。还可取痰液标本行需氧和厌氧菌培养。可经纤维支气管镜插人导管,尽量接近或进人脓腔,吸引脓液、冲洗支气管及注人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与缩短病程。
治疗原则是抗菌药物治疗和脓液引流。
(一)抗菌药物治疗
吸人性肺脓肿多为厌氧菌感染,一般均对青霉素敏感,仅脆弱拟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敏感。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青霉素剂量,轻度者120万-240万U/d,病情严重者可用1000万U/d分次静脉滴注,以提高坏死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体温一般在治疗3-10天内降至正常,然后可改为肌注。如青霉素疗效不佳,可用林可霉素1.8-3.0g/d分次静脉滴注,或克林霉素0.6-1.8g/d,或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血源性肺脓肿多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耐β-内酰胺酶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如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应选用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 如为阿米巴原虫感染,则用甲硝唑治疗。如为革兰阴性杆菌,则可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可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疗程8-12周,直至X线胸片脓腔和炎症消失,或仅有少量的残留纤维化。
(二)脓液引流
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痰液稠不易咳出者可用祛痰药或雾化吸人生理盐水、祛痰药或支气管舒张剂以利痰液引流。身体状况较好者可采取体位引流排痰,引流的体位应使脓肿处于最高位,每日2-3次,每次1-15分钟。经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及吸引也是引流的有效方法。
(三)手术治疗
适应证为:
①肺脓肿病程超过3个月,经内科治疗脓腔不缩小,或脓腔过大(5cm以上)估计不易闭合者。
②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危及生命。
③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胸经抽吸、引流和冲洗疗效不佳者。
④支气管阻塞限制了气道引流,如肺癌。对病情重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经胸壁插入导管到脓腔进行引流。术前应评价患者一般情况和肺功能。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