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颌骨骨折
⑴骨折线 上颌骨与鼻骨、颧骨、和其他颅面骨相连。骨折线易发生在骨缝和薄弱的骨壁处。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横断形骨折分离性骨折。Le Fort按骨折线的高低位置,将其分为三型。
①Le Fort Ⅰ型骨折 又称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骨折线从梨状孔水平、牙槽突上方向两侧水平延伸到上颌翼突缝。
②Le Fort Ⅱ型骨折 又称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内侧壁、眶底和颧上颌缝,再沿上颌骨侧壁至翼突。
③Le Fort Ⅲ型骨折 又称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颅面分离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次横过鼻梁、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突,形成颅面分离,常导致面中部拉长和凹陷。此型骨折多伴有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出现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
⑵骨折段移位 上颌骨未附着强大的咀嚼肌,受肌肉牵拉移位的影响较小,故骨折块多随撞击力的方向而发生移位,或因其重力而下垂,一般常出现后下方向移位。
⑶咬合关系错乱 上颌骨骨折段的移位,必然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如一侧骨折段向下移位,该侧就出现咬合早接触。
⑷眶及眶周变化 上颌骨骨折时眶内及眶周,常伴有组织内出血水肿,形成特有的“眼镜症状”,表现为眶周淤斑,上、下睑及球结膜下出血,或有眼球移位而出现复视。
⑸颅脑损伤 上颌骨骨折时常伴发颅脑损伤或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等。
二、下颌骨骨折
1.牙及牙龈损伤 下颌骨体部和颏部发生骨折时,常可伴有牙折、牙松动、脱位、移位及牙龈撕裂伤等, 可使骨折线与口腔相通而成为开放性骨折。
2.咬合错乱 下颌骨骨折后,由于骨折段发生移位,而妨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耠。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体征,是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3.下颌骨异常活动度 在正常情况下,下颌骨的运动是整体、协调的。发生骨折时,则出现不协调的分段活动,检查时可发生骨折段的异常活动度。
4.张口受限 下颌骨骨折后,可因疼痛、咀嚼肌运动失调和反射性挛缩、骨折段移位或颞下颌关节损伤 等原因,使张口受限。
5.下唇麻木 下牙槽神经在下领骨升支内侧中部的下颌孔进人下颌骨,穿行于升支下部和下颌体中。
6.影响呼吸 下颌骨骨折,尤其是颏部粉碎性骨折或两侧頦孔区双发骨折,可因骨块及舌向后移位而堵 塞咽腔,或因颏下和口底出血、肿胀使舌后缩而发生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