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下颌骨骨折

下颌骨骨折(mandibular fracture)下颌骨位于面部的下端和两侧,容易发生骨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其损伤发生率都高于上颌骨。
别名: mandibular fracture  
英文名: mandibular fracture
发病部位: 下颌骨  
症状: 下颌后缩   下颌前突   牙折   牙松动、脱位   牙龈撕裂   口底出血   张口受限   咀嚼肌运动失调   反射性挛缩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
并发疾病: 窒息   呼吸困难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除具有一般骨折的共有症状和体征,如局部软组织肿胀、疼 痛、出血,及骨折段移位和功能障碍外,还有因下颌骨本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受到破坏所带来的问题。 
1.牙及牙龈损伤 
下颌骨体部和颏部发生骨折时,常可伴有牙折、牙松动、脱位、移位及牙龈撕裂伤等, 可使骨折线与口腔相通而成为开放性骨折。 
2.咬合错乱 
下颌骨骨折后,由于骨折段发生移位,而妨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耠。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体征,是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3.下颌骨异常活动度
 在正常情况下,下颌骨的运动是整体、协调的。发生骨折时,则出现不协调的分段活动,检查时可发生骨折段的异常活动度。 
4.张口受限  
下颌骨骨折后,可因疼痛、咀嚼肌运动失调和反射性挛缩、骨折段移位或颞下颌关节损伤 等原因,使张口受限。 
5.下唇麻木 
下牙槽神经在下领骨升支内侧中部的下颌孔进人下颌骨,穿行于升支下部和下颌体中。
6.影响呼吸 
下颌骨骨折,尤其是颏部粉碎性骨折或两侧頦孔区双发骨折,可因骨块及舌向后移位而堵 塞咽腔,或因颏下和口底出血、肿胀使舌后缩而发生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窒息。 

病因

下颌骨骨折的伤因,平时以交通事故和工伤为多,其他还有跌伤、撞击伤等。战时则以火器伤为主,如弹片伤和枪弹伤等。 
下颌骨骨折的伤型与伤因有密切关系。非火器性下颌骨骨折,以线型骨折为主,可为单发或双发,少数为多发性。火器性下颌骨骨折则以粉碎性骨折为主。

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条件许可时均应进行X线摄片检查,以便进一步查明骨折线的部位、数目、方向,及骨折的类型、骨折移位情况和骨折线上牙齿的状况等。X线摄片还可以观察颅颁面部其他骨骼有无骨折。为检查下颌骨骨折, 常拍摄下颌骨侧位片。条件允许时可拍摄曲面断层全口片。为了检查颅面部其他的合并伤,尚可拍摄头颅正、 侧位片和华氏位片等。有条件的单位应拍摄三维CT片,对于骨折状况的诊断可以一目了然。

诊断

下颌骨骨折的诊断详细了解受伤时的各种情况,包括伤因、受力部位、方向和伤后表现等,对于判断可能发生的骨折类型和移位的程度有所帮助。 观察患者的面部和头颈部有无出血伤口、挫伤、肿胀、瘀斑和不对称畸形。有出血、肿胀或瘀斑的部位可 能就是骨折的部位。 口内的检查可以观察到有无牙列错位、牙龈撕裂出血、咬耠关系错乱和下颌骨异常活动度等。扪诊时, 骨折处常有明显压痛,骨折移位后呈台阶状。

治疗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要有及时准确的复位和稳固可靠的固定。 骨折后,如患者情况允许,则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如需观察和处理严重的合并伤,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治疗颌骨骨折者,也应作暂时性或简单的制动与固定。 如下颌骨骨折时伴有软组织伤口,应首先或同时进行软组织清创缝合术。与口腔相通的伤口,应先关闭 口腔粘膜的伤口,再进行骨折段的复位与固定,以预防骨创的感染。颌骨上存留的牙齿在颌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正常的牙列形态和咬耠关系是骨折段 复位的标准。领骨骨折处是否达到正确复位,主要是看上、下牙的咬耠关系是否恢复到患者受伤前的原有状况。如果骨折处已基本复位、愈合,但患者的咬耠关系并未恢复正常,则颌骨骨折的治疗是失败的。另一方面,在颌骨骨折非手术固定的方法中,牙齿又常被用作固定骨折段的基牙。下颌骨骨折的复位方法常用的方法也是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和开放复位3种。

预后

下颌骨骨折通过及时的治疗预后比较好,一般情况下,应尽早进行复位固定。否则可导致畸形愈合,软组织嵌顿粘连。

预防

下颌骨骨折的预防主要是防止下颌部外伤的发生。如交通事故、工伤、跌伤、撞击伤等。战时以火器伤为主,如弹片伤和枪弹伤等。司机朋友驾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健康问答

  • 如何避免下颌骨骨折的发生?
    医生头像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外科
    下颌骨骨折的预防主要是防止下颌部外伤的发生。如交通事故、工伤、跌伤、撞击伤等。战时以火器伤为主,如弹片伤和枪弹伤等。司机朋友驾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宪付

随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3339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5日 16:2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