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血常规

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是否需要空腹:
适用性别: 不限
正常值: 1、红细胞(RBC):男性为4.0X10^12~5.5X10^12/L女性为3.5X10^12~5.OX10^12/L。\n\n2、血红蛋白(HGB或Hb):男120~160g/L女110~150g/L。\n\n3、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PCV):男0.42-0.49L/L(42%~49%)女0.37~043L/L(37%~43%)。\n\n4、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80-100fL。\n\n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3pg。\n\n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n\n7、红细胞平均直径(MCD):6-9um(平均7.2um)。\n\n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1.5%~14.5%。
分析结果: 包含指标较多,不同指标异常结果不同。
相关症状: 贫血   发热   出血   头晕   眼花   乏力  

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有晕针史的请提前说明。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 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不适宜人群

患有血友病严重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人。 

不良反应与风险

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临床意义

一、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
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
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痔疮或肛裂出血。
④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
⑤恶性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如各种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时应听从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诊治。 
二、 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 
血液中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是指计算上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病因。正常成人WBC总数为(4.0~10)×109/L;分类百分比:中性粒细胞(Gran)占50%~70%,淋巴细胞(Lym)占20%~40%,单核细胞(Mono)占3%~8%,嗜酸性粒细胞0.5%~05%,嗜碱性粒细胞0~1%。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
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等。
②某些细菌、原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疟疾、黑热病,以及严重感染如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
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④某些药物及化学试剂及放射线影响,如磺胺药、氯霉素、抗肿瘤药、化妆品、不合格装修材料等。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①全身或局部感染,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丹毒、急性阑尾炎、白喉等。②明显的白细胞升高应警惕白血病的可能。③某些肿瘤可致白细胞升高。④外伤或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等。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剥脱性皮炎、肠道寄生虫病等;某些白血病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应提醒注意,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是动态变化的,有些生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波动,如餐后、剧烈运动等,另外也可能出现仪器测量误差。因此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时不必过于惊慌,至少要复查一次,尽早到血液科就诊。   
三、 血小板计数(PLT)   
PLT的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血小板数量过高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过低则容易发生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等。  
血小板升高常见于血液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某些感染、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脾切除后、运动后等也可有血小板增高。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药物所致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可能疾病: 白血病 贫血 感染性发热 血小板病 急性造血功能抑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白血病 肺炎 丹毒 结核病

检查过程

静脉采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肘前静脉是绝大多数人(婴幼儿除外)的首选采血部位。此处一般血管较明显疼痛感较轻操作方便易行。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其次选择股静脉。 
方法:
1、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 
4、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 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 一般在5ml左右。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相立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9009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12月11日 14:3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