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临床表现与五个因素有关:贫血的病因、贫血导致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对于贫血的代偿和耐受能力。主要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等
2、皮肤黏膜:皮肤苍白干燥
3、呼吸系统:重度贫血时会有呼吸困难等表现
4、循环系统:心悸、心律加快等
5、消化系统: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
6、泌尿系统:主要是指肾性贫血时肾脏疾病原有的表现
2.骨髓检查。骨髓细胞涂片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
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包括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血钾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等。
应询问患者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营养史、月经史、生育史记危险因素暴露史等。并根据1.血常规检查。 2.骨髓检查。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作出分类诊断。
贫血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1.对症治疗
目的是:减轻重度血细胞减少对患者的致命影响,重度贫血患者、老年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应迅速恢复血容量并输红细胞纠正贫血。对贫血合并的出血,感染,脏器功能不全应施予不同的支持治疗;多次输血并发血色病者应予去铁治疗。
2.对因治疗
针对贫血发病机制的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补铁及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范可尼贫血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根据贫血的类型不同,预后不同。单纯缺铁性贫血预后较好,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差
1)首先应强调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因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应纠正出血的原因。
2)积极防治寄生虫病尤其是钩虫病,对月经过多或经产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应当使用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剂。
3)对婴儿和早产儿应及时添加强化食品,合理喂养。
4)在接触有害物质的生产工人中,应加强劳动保护
5)在日常生活中不滥用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