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婴儿血管瘤主要以局部外用和系统用药为主,
辅以激光或局部注射等, 目的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增生,促进瘤体消退,减少瘤体残留物。
①高风险血管瘤:尽早治疗。一线治疗为口服普萘洛尔,若有禁
忌症, 则可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②中度风险血管
瘤:尽早治疗。早期而菲薄的病灶可给予外用β 受
体阻滞剂,也可加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过程中,若
不能控制瘤体生长,则遵循高风险血管瘤方案。
③低度风险血管瘤:如果很稳定,可以随诊观察,或尝试
使用外用药物,如果瘤体生长迅速,则遵循中度风险
血管瘤方案。
④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血管瘤的进一
步治疗,比如以唇部血管瘤的整形治疗为例,最佳年龄是3~4 岁,因为之后血管瘤自发消退的改善不再
明显,如果推迟治疗,则可能对患儿心理或其他功能
造成影响。
2.局部外用药物适用于浅表型婴幼儿血管
瘤,常用的药物如下。
①β 受体阻滞剂类,如普萘洛尔软膏、噻吗洛尔
乳膏、噻吗洛尔滴眼液、卡替洛尔滴眼液等。用法及
疗程:外涂于瘤体表面,每天2~4 次,持续用药3~6
个月或至瘤体颜色完全消退,通常用药第2~3 个月
疗效最为明显。
②5%咪喹莫特:隔日夜间睡前薄层外涂于瘤体
表面,次日洗去,疗程16 周。
1)局部注射
①糖皮质激素: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深在
或明显增厚凸起的血管瘤, 治疗终点为病灶体积缩
小,甚至接近平坦。
②博莱霉素、平阳霉素及其他抗肿瘤药物:用于
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时
③局部脉冲染料激光:通常为585/595 nm 脉冲
染料激光。常用于浅表型婴儿血管瘤增殖期抑制瘤
体增殖,血管瘤溃疡、消退期后减轻血管瘤的颜色或
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
2)系统治疗
①普萘洛尔:目前建议剂量为1.5~2 mg/kg·d,分
2 次服用。用药前
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肌酶、血糖、
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胸片等。
②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3~5 mg/Kg(总量不
超过50 mg),隔日早晨1 次顿服,共服8 周;第9 周
减量1/2;第10 周,每次服药10 mg;第11 周,每次
服药5 mg;第12 周停服,完成1 个疗程。
3.外科手术
部分IH 患儿即使经过及时的非手术治疗,包
括普萘洛尔治疗,仍会遗留明显外观或功能问题,如
瘤体消退后仍残留明显畸形、增生期出现溃疡而遗
留永久性瘢痕、非手术治疗不足以及时解决功能障
碍等。手术在改善外观、快速去除病灶、美容性重建
及改善功能障碍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 丛状血管瘤 的治疗可分为3 种情况:
①病灶稳定无临床症状,不伴有KMP。可观察随访,少数
局限、表浅的病灶可选择手术切除。
②病灶增大或有
临床症状,但不伴有KMP。可选择口服泼尼松龙2~
3 mg/Kg·d,服用3~4 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并确定是否
停药。口服阿司匹林2~5 mg/kg/d 可作为其辅助治疗。
③伴有KMP。一线治疗口服泼尼松龙2~3 mg/Kg·d
(5 mg/Kg qod)或静脉用甲强龙1.6 mg/Kg·d,长春新
碱0.05 mg/Kg 每周一次静脉滴注,监测血小板变化
情况,输注血小板只适用于手术前或有急性出血时,
不作为常规治疗
1)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
单纯切除病灶可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60%的
病例出现邻近皮肤及软组织的复发。伴有Maffucci
综合征的患者需密切随访, 其内生软骨瘤有很高风
险转变为内生软骨肉瘤。
2)其它少见血管内皮瘤
其他血管内皮瘤治疗相对较棘手。其发生率较
低,目前尚无治疗共识,手术治疗被认为是唯一的根治方法。病灶较小者可通过手术完整切除,但手术复
发率较高。如无明显增长或并发症,可选择观察随访。
3)KMP的治疗全身用药是目前KMP 的首选治疗方法。KHE/TA 合并KMP 的一线药物排序中,第一位为糖
皮质激素联合长春新碱方案,KHE 和TA 的高浸润性常造成界限不清, 并累
及重要的血管神经甚至内脏器官,手术风险大,除少
数局限、表浅的病灶首选手术切除外,目前多主张在
药物有效控制病灶体积后,再行手术根治。在病灶巨大无法手术切除或凝血功能急剧恶化
的危重病例中, 在血管造影辅助下对KHE/TA 的主要滋养血管进行选择性的药物或材料栓塞, 可暂时
缩小病灶,缓解凝血障碍,为进一步的手术或药物治
疗创造条件,但可并发肢体、器官缺血梗死及感染,
婴幼儿期治疗更增加了这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