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在100~150次/分范围内,轻者可无症状,或有心悸乏力,易激动等,心尖搏动和颈部
血管搏动增强,心音响亮,有时可在心尖部听到收缩期杂音。有的可能伴有头晕、不寐等非特
异性症状。
2.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一般无特殊症状,但心率减慢显著,尤其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有
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昏厥,或诱发心功能不全、心绞痛、低血压,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窦性心律不齐
心律快慢不匀,交替出现,一般无症状,少数病例有眩晕、乏力等。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变缓慢,发病高峰在60岁以上。其引起心律失常的表现为多样性,如心动过速,心率可
达100次以上,心动过缓,心率可在40~50次/分,或表现为慢一快综合征(心动过缓与心动过
速交替出现),心动过速中止后可有心室暂停伴有或不伴有阿斯综合征。
5.过早搏动
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心前区间歇感、频发早搏,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心
慌、头晕、心前区疼痛,甚至昏厥。听诊能检出提前发生的早搏,其后一般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间
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常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脉搏发生短绌或脱漏。功能性早搏常在运动后减少或消失,病理性者活动后反增多。早搏在每分钟5次以下称偶发早搏,6次以上
者为频发早搏。有的早搏呈规律性出现,如在每次窦性搏动出现一次早搏称二联律,每两次实
性波动后出现一次早搏叫三联律。早搏分房性、结区性、室性三种,从心电图可鉴别。
6.阵发性心动过速
发病突然无先兆性.终止也突然。发作时间一般在数秒到数日。主要症状为心悸头晕、头
颈部发胀、胸闷、乏力、出汗、多尿、呕吐、四肢发麻等。原来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长时间发作
会引起低血压、休克、心功能不全;原来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会诱发心绞
痛、急性心肌梗塞,或引起猝死,也可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晕厥、偏瘫)。二尖瓣狭窄患者可能
引起肺水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在160~220次/分,心律绝对规则,不因呼吸
和运动而变化,第一心音强度不变,脉搏细而快速。心脏原有杂音减弱甚至消失,室性阵发性
心动过速心率在140~180次/分,心律略不规则,心尖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并可有心音分裂。
7.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心室率较慢时可无自觉症状,心室率较快或阵发性发作时,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气
促。严重者恶心、呕吐、晕厥,甚至诱发心绞痛及心衰。心房扑动时心率快而规则,如压迫一侧
颈动脉窦或眼球,能使心率暂时减慢或减少,压迫解除后,恢复原来心率。心房颤动心律绝对 不规则,心率在100~160次/分,心音强弱不一,脉搏短绌。
8.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室传导阻滞:除原发疾病的症状外,常无症状、体征。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在心率较慢时有心悸、头晕、乏力、劳动后气急等。本病可分两
型,莫氏I型又称文氏现象,听诊时第一心音可强弱不等,在一系列规则的心脏搏动中出现一
个长的间歇,在间歇前无过早搏动。莫氏Ⅱ型听诊可发现每隔一次至数次规则性心脏搏动后
有一间歇,或心率慢而规则。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有心悸、头晕、气急、昏厥,心室率在
40次/分左右,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有时第一心音特别响亮称“大炮声”,血压收缩压偏
高,舒张压偏低而脉压增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及心脏增大。严重时因心室率突然减慢或
暂时停搏,心音、脉搏消失,因脑缺血而引起昏厥,抽搐等症状,称为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阿斯氏综合征)。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均不能增加心室率,或增加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