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心室纤维性颤动(心室纤颤)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是严重的异位心律,心室丧失有效的整体收缩能力,而是被各部心肌快而不协调的颤动所代替。两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相当于心室停搏。
别名: 心室颤动  
英文名: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 心悸   意识   意识丧失   猝死  
多发人群: 老年  
治疗手段: 药物液体输入 电除颤
并发疾病: 猝死   晕厥   脑死亡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临床症状包括发病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无大动脉搏动、血压测不出、发绀和瞳孔散大等。

病因

室颤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约占80%),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引起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的药物,严重缺氧、缺血、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与极快的心室率、电击伤等亦可引起。

检查

1.血液电解质紊乱 如血钾、钠、氯等异常。 
2.心电监护 心率异常。 
3.心电图检查 
(1)心室扑动的心电图特征 快速而规则的室性异位心律,但不能辨认QRS波及ST段和T波。频率为150~250次/分钟。
(2)心室颤动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不等、频率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150~500次/分钟。

诊断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一般来说,VF治疗选择包括三类,分别是药物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射频导管消融触发病灶。 
室颤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抢救,力争在数分钟内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否则将发生脑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最终导致死亡。有条件时应立即行电复律。抢救成功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改善心功能,并可考虑植入ICD以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预后

积极治疗,预后尚可,合并器质性疾病,预后差。

预防

1.一期预防:即在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预防心室扑动和颤动的发生; 
危险性评定:首先是用相对简单的检查方法,排除低危险性的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是最为有价值的区分低危和高危患者的方法,如冠心病患者有心肌梗死史是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最常见的病因,要对该患者发生室扑和室颤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心室肌的易损性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即①残留的心肌缺血;②左室功能受损;③心电不稳定,每个因素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可改变另二因素,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发现这三方面的危险性,一旦完成危险性评定,被区分出的高危患者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如β受体阻滞药,阿司匹林和介入性治疗,必须强调,进一步治疗的并不能特异地针对心室扑动和颤动的预防,但能降低总体心脏性死亡率。 
2.二期预防 有20%~25%的心室扑动和颤动的患者能存活,对存活者的临床处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包括多方面的临床评定和处理。

健康问答

  • 心室颤动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医生头像
    韩渊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已失去排血的功能,临床出现抽搐,晕厥,阿-斯综合征,心脏性猝死。

参考资料

五年制人卫版内科学第八版.

词条标签

心律失常  意识丧失  晕厥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心悸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838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0月09日 15:5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