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头孢匹胺钠

适用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除肠球菌外)、厌氧球菌属、厌氧链球菌属、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属、克雷白氏杆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氏变形菌属、假单胞菌属对本药敏感的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别名: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败血症 NOS   慢性支气管炎   膀胱炎   前列腺炎   急性支气管炎   肾盂炎 NOS   腹膜炎   女性盆腔炎   脑膜炎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王希超

住院医师

适应症:
败血症 NOS、慢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肾盂炎 NOS、腹 ... 膜炎、脑膜炎、颞下颌关节炎 详情

疗效: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对败血症、慢性支气管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详情

安全性:

偶见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严重肾功能障碍、严重结肠炎、间质性肺炎等,相...对安全。详情

使用便捷性:

需专业医生护士按量使用,较方便。

药品说明

禁忌

对本药成分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

偶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严重肾功能障碍、严重结肠炎、间质性肺炎、肺嗜酸细胞综合征(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光片异常、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症状)。在使用同类药物时可能出现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氏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综合征(Lyell综合征)及溶血性贫血,故使用本药时也应注意。出现下列不良反应时,应根据需要减少剂量或停药。变态反应:如皮疹、瘙痒、发热、荨麻疹、红斑、发红、关节痛。血液: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GOT、GPT、ALP、胆红素、γ-GPT升高。消化系统: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二重感染:如口内炎、念珠菌感染。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K、维生素B族缺乏症状。其它:头痛,热感,全身倦怠感。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头孢匹胺钠。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琉松块状物或粉末。

主治功能

适用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除肠球菌外)、厌氧球菌属、厌氧链球菌属、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属、克雷白氏杆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氏变形菌属、假单胞菌属、流感嗜血杆菌、不动杆菌、拟杆菌属中对本药敏感的细菌所致的下列各种感染:
1)败血症;
2)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性感染;
3)咽喉炎(咽喉脓肿)、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性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
4)肾盂炎、胆管炎;
5)腹膜炎(包括盆腔腹膜炎、膀胱直肠陷凹脓肿);
6)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盆腔炎、子宫旁结缔组织炎、前庭大腺炎;
7)脑膜炎;
8)颌关节炎、颌骨周围蜂窝组织炎。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为头孢匹胺钠每天1-2g,分2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难治性或严重感染时,根据不同症状可增至每天4g,分2-3次静脉滴注。儿童常用量为按体重每天每公斤30-80mg,分2-3次静脉漓注。难治性或严重感染时,根据不同症状可增至每天每公斤150mg,分2-3次静脉滴注。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1)静脉滴注本品时,加入葡萄糖液、电解质液、氨基酸液等输液中,经30-60分钟滴注完毕;2)本药只能用于静脉给药,不得使用注射用水溶解静滴用药,因为溶液不等渗;3)大剂量静脉给药时,有时引起血管刺激症状和血栓性静脉炎。为了预防出现这类症状,应注意注射液的溶解、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等,注射速度应尽量缓慢。4)溶解后须迅速使用。需要保存时,务必于24小时以内使用。5)头孢匹胺不应与其它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点滴使用。

注意事项

1. 为防止出现耐药菌,原则上应确定敏感性,给药疗程应控制在治疗疾病所必要的最短期间内。
2. 有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须充分问诊,事先宜作皮试。
3. 在用药期间和用药后1周以内不宜饮酒,否则可出现颜面潮红﹑恶心﹑心动过速﹑多汗﹑头痛等症状。
4. 使用试纸条反应以外的班氏试剂﹑弗林氏试剂﹑尿糖试药丸进行尿糖检查时,有时出现假阳性反应,可使直接血清抗球蛋白检验有时出现阳性反应。
5. 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病史的病人本人或双亲﹑兄弟姐妹中有变态反应体质的病人﹑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进食不良或非经口摄取营养﹑全身状态欠佳的病人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勿与酒精类同时使用,本药可影响人体酒精代谢,引起血中乙醛浓度升高。与呋喃苯氨酸等降压利尿药合用,可能会加重肾功能障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围产期给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因此,只有当用药的潜在效益超过潜在的危险性时,才可用于围产期妇女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

儿童用药

早产儿及新生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老人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下降,易于出现不良反应,有时出现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倾向,故应控制剂量及给药间隔,密切观察病人状态,慎重给药。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希超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普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605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9月19日 14:0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