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是一种常见的、软骨源性的良性肿瘤,是位于骨表面的骨性突起物,顶面有软骨帽,中间有髓腔。随机体发育而增大, 当骨骺线闭合后,其生长也停止。
别名: 多发软骨发育异常   multiple hereditary deforming chondrody   多发性软骨发育异常   Ollier病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   错构瘤   小儿外生骨疣   遗传性畸形性软骨发育异常症   多发性外生骨疣  
英文名: pediatric epostoma
发病部位: 长骨干骺端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 声音嘶哑  
多发人群: 小儿  
治疗手段: 手术
并发疾病: 肢体疼痛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一般为弥漫、对称性发病,所有软骨化骨的骨都可成为骨软骨瘤的发生部位,生长骨的干骺端,骨软端瘤多发且较大,尤其是邻近膝、肩、髋、腕和踝的部位,但发生于肘部则罕见且较轻。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在躯干骨也较常见,发生于第二或骨突的骨化中心附近,在肩胛骨,主要为近脊柱缘、下角、肩峰、关节盂和喙突;在骨盆,主要为髂嵴;在脊柱,主要位于棘突和横突;在肋骨,较常见于骨软骨连接处或后端。除了具有第二化骨核的跟骨外,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不发生于腕骨及跗骨,因为这些骨的发生与骨骺相同。 
2.可见到并摸到相当对称的多发性骨赘生物,在较严重的病例中,其表现具有特征性,单凭物诊即可作出诊断。在更严重的病例中,可出现肢体短缩,有时,非常显著而弥散,以致于类似软骨发育不全,然而,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没有软骨发育不全特征,软骨生长功能是正常的。实际上,肢体短缩并非由于软骨生长异常所致,而是由于软骨的增生潜能被外部分支(骨软骨瘤)消耗,没用于骨的延长上所致。由于这种外部分散在骨干的周径及组成上肢、小腿的双骨上分布不均匀,故肢体短缩常合并畸形,例如可有膝、踝、肘、腕的外翻或内翻,最典型的畸形发生在前臂和胸部。因于发生在腕部的骨软骨瘤比肘部多,尽骨3/4的骨延长发生在其远端,桡骨4/5的骨延长发生在其近端,所以总是尺骨短于桡骨的畸形,即桡骨凸向外侧和背侧,手尺偏,偶有桡骨头脱位。

病因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是骨骼发育过程中,由部分异位的骨骺板衍变而成。

检查

X线检查:单发或多发,在干骺端可见从皮质突向软组织的骨性突起,其皮质和松质骨以窄小或宽广的蒂与正常骨相连,彼此髓腔相通,皮质相连续,突起表面为软骨帽,不显影,厚薄不一,有时可呈不规则钙化影。

诊断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恶性变可出现疼痛、肿胀、软组织肿块等症状。X线平片可见原来稳定的骨软骨瘤再度生长,骨质破坏,呈现云雾状改变以及钙化不规则等表现,单发骨软骨瘤宽基底者恶变率高。恶性率约为1%。X线检查:单发或多发,在干骺端可见从皮质突向软组织的骨性突起,其皮质和松质骨以窄小或宽广的蒂与正常骨相连,彼此髓腔相通,皮质相连续,突起表面为软骨帽,不显影,厚薄不 一,有时可呈不规则钙化影。

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若肿瘤生长过快,有疼痛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者;影响邻骨或发生关节畸形者;压迫神经、血管以及肿瘤自身发生骨折时;肿瘤表面滑囊反复感染者;或病变活跃有恶变可能者应行切除术。切除应从肿瘤基底四周部分正常骨组织开始,包括纤维膜或滑囊、 软骨帽等,以免复发。

预后

此病预后一般良好,需要防止复发的情况,应定期随诊。

预防

此病目前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有家族病史的患者下一代要做好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健康问答

  •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的特点是什么?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是一种少见的非遗传性良性肿瘤,由多数不对称分布在骨内的软骨病灶及骨膜下沉积所致。在机体的长短管状骨中、在肢体的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病。因Ollier在1899年首次描述本病,故又称Ollier病。临床出现可触及的无痛性肿块,常侵及手或足,造成病残。本病有恶变的可能。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089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7月17日 18:4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