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是一个中医学概念,即发热怕冷。恶寒加衣被、取暖不缓解,得温而不减,属外感。为感冒、伤寒、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为细菌或病毒等感染的疾病。
伴随症状: 乏力   纳差   头痛   咳嗽   咽痛   抽搐   意识障碍  
发病部位: 全身  

家庭治疗

1.症状重者,或为传染性疾病者,应到医院治疗。
2.可以家庭治疗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3.发热期注意保暖,多饮水,饮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注意休息等。

病因

可能疾病 疾病描述
大叶性肺炎 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实质炎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季节。临床症状有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典型的X线表现为肺段、叶实变。病程短,及时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可获痊愈。
疟疾   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发作时畏寒,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寒战停止后体温上升,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患者大汗后,体温正常。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查到疟原虫可明确诊断。
感冒 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有自限性。常有发热、畏寒、鼻塞、流涕、咽痛、咽干、咳嗽等症状,经休息、保暖、多饮水等多可自愈。疾病期间应注意房间通风,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伤寒   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有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等症状,亦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常有白细胞减低。标本中可分离到伤寒杆菌。
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恶寒、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其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
流行性出血热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发热过后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患者先有少尿,后再进入多尿期,度过多尿期后,进入恢复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感染所致,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恶寒、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锻炼身体,均衡营养,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戒烟酒等不良嗜好,提高 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3.出现恶寒发热,尤其高热者,应及时就诊。

警示症状

恶寒发热为怕冷,发热,保暖亦不易缓解。常为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感染,相当一部分疾病具传染性。因此,原因不明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平时锻炼身体,均衡营养,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戒烟酒等不良嗜好,提高 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词条标签

恶寒发热  感冒  伤寒  肺炎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顺利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肺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81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2月27日 10:0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