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又称主动脉分叉闭塞综合征或末端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渐进性主动脉末端部分血栓形成综合征、终末主动脉髂动脉闭锁综合征、慢性腹主动脉髂动脉阻塞、孤立性腹主动脉髂动脉病。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动脉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症状: 下肢痛动脉搏动异常   男子性功能障碍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动脉瘤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典型表现即所谓的Leriche三联症:下肢间跛或静息痛、男性患者阳痿或阴茎勃起困难、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缺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组织坏死、缺血性神经病变等。

病因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可能由于动脉瘤,创伤,肿瘤或异物损害壁而形成血栓,主动脉缓慢闭塞,可能有机会建立侧枝循环,一般只引起下肢动脉血运不良。一般大的栓塞可来源于大的动脉粥样物质、血栓和胆因醇结晶的混合物,脱落到动脉循环。小的栓塞由于胆因醇结晶的释放或由于溃疡性动脉硬化斑点脱落引起。

检查

1、多普勒超声 有助于确定主髂动脉病变,往往需要禁食。 
2、阶段动脉压 有助于确定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确定闭塞病变的部位。 
3、CT血管造影(CTA)及核磁血管造影(MRA) 可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各有利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检查。 
4、动脉血管造影 
5、其他检查 
(1)内皮素-1检测 内皮素-1(ET-1)是惟一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素,ET-1有强烈的缩血管生物活性和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功能,在人群分布中,老年人ET-1的血浆水平较人群为高可能是老年人易患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2)凝血酶调节蛋白增高 凝血酶调节蛋白或称血栓调节素是一种作为凝血酶之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单链抗凝糖蛋白,TM与凝血酶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特异性地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APC),TM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血浆或内皮细胞表面TM增高,表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3)血小板检查 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高;血浆中血小板释放物含量增高,特别是α颗粒中特异蛋白质β血栓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增高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增高,血浆中α血小板致密颗粒的释放物5-羟色胺含量增高而血小板内浓度下降;血浆TXA2的代谢产物TXB2增高和(或)前列环素化时产物(6-酮-PGF1α)减低;都反应血小板被激活。

诊断

大多数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就可确定诊断,可结合超声、CTA及MRA检查,必要时行动脉造影术。需与神经源性跛行、关节炎、大动脉炎等疾病鉴别。

治疗

1、药物治疗 
针对跛行症状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西洛他唑、前列腺素等改善症状。 
2、外科手术治疗 
主髂动脉内膜剥脱术、主髂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腋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等。 
3、血管腔内治疗 
介入技术的不断进展,腔内治疗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主要趋势。 

预后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减轻或者消失,预后情况一般良好。

预防

1、注意保暖,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动脉栓塞,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动脉栓塞,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保持平衡心态,情绪激动是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因此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健康问答

  •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患者平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医生头像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外科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患者平时需要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宪付

随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05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10月27日 16:0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