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奧美拉唑

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别名: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应激性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胃泌素瘤 NOS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适应症:
应激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 NOS

疗效:

服本品后,经小肠吸收,1小时内起效,0.5~3.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可分布到肝、肾、胃、十二指肠、甲状腺等组织,且易透过胎盘。通常单剂量生物利用度约35%,多剂量可增至约6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6%,血浆半衰期为0.5~1小时,慢性肝病患者为3小时。本品在体内经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代谢,代谢物的80%经尿排泄,其余由胆汁分泌后从粪便排泄。起效快,药效久。详情

安全性:

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可自动消失,与剂量无关。长期治疗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详情

使用便捷性: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方便携带,口服即可

药品说明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婴幼儿禁用。 

不良反应

本品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可能包括: 
1、消化系统:可有口干、轻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腹痛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可有升高,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不影响治疗。另外国外资料报道在长期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的胃体活检标本中可观察到胃粘膜细胞增生或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2、神经精神系统:可有感觉异常、头晕、头痛、嗜睡、失眠、外周神经炎等。 
3、代谢/内分泌系统:长期应用奥美拉唑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 
4、其他:可有皮疹、男性乳房发育、溶血性贫血等。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奥美拉唑。 化学名: S-甲氧基-2-(((4-甲氧基-3,S-二甲基-2 -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肠溶小丸或颗粒,或本品为肠溶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粉末。

主治功能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用法用量

口服,不可咀嚼。 
1、消化性胃溃疡:一次20mg(一次1粒),一日1~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溃疡疗程通常为4~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2~4周。 
2、返流性食道炎:一次20~60mg(一次1~3粒),一日1~2次。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疗程通常为4~8周。 
3、卓-艾氏综合征:一次60mg(一次3粒),一日1次,以后每日总剂量可根据病情调整为20~120mg(1~6粒)。若一日总剂量需超过80mg(4粒)时,应分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及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药物对诊断的影响:①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pH值升高,反馈性地使胃粘膜中的G细胞分泌促胃泌素,从而使血中促胃泌素水平升高;②奥美拉唑可使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果出现假阴性,其机制可能是奥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有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应在奥美拉唑治疗后至少4周才能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 
3、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的项目:①疗效监测。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应进行内镜检查了解溃疡是否愈合;治疗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时,可在治疗完成后4~6周进行UBT试验,以了解Hp是否已根除;治疗卓-艾综合征时,应检测基础胃酸分泌值是否小于10mEq/h(即治疗目标)。②毒性监测。应定期检查肝功能;长期服用者,应定期检查胃粘膜有无肿瘤样增生,用药超过3年者还应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4、治疗胃溃疡时,应首先排除癌症的可能后才能使用本药。因用本药治疗可减轻其症状,从而延误治疗。 
5、为防止抑酸过度,在治疗一般消化性溃疡时,建议不要长期大剂量地使用本药(卓-艾综合征时除外)

药物相互作用

1、奥美拉唑可使胃内呈碱性环境,使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等药物的吸收下降。 
2、当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或红霉素合用时,它们的血药浓度会上升。但与甲硝唑或阿莫西林合用时,无相互作用。 
3、奥美拉唑具有酶抑制作用,与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CYP2C19)代谢的药物如双香豆素、华法林、地西泮、苯妥英钠等合用时,可使后者的半衰期延长,代谢缓慢。 
4、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可影响铁剂吸收。 
5、奥美拉唑可改变胃内pH值,从而使缓释和控释制剂受到破坏,药物溶出加快。 
6、奥美拉唑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40mg不影响其他相关的CYP同功酶,与下列酶底物无代谢性相互作用,如CYP1A2(咖啡因、非那西丁、茶碱)、CYP2C9(S-华法林、吡罗昔康、双氯芬酸和萘普生)、CYP2D6(美托洛尔、普萘洛尔)、CYP2E1(乙醇)和CYP3A(利多卡因、奎尼丁、雌二醇、布地奈德)。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060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22日 17:4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