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鉴定:将采集临床样品如血液、胸腔积液、肝、肾等按常规无菌处理,接种于Vero细胞
(非洲绿猴传代细胞),连续培养和观察病变(CPE)。拉沙病毒热病毒能在Vero细胞中快速生长,形成
的CPE特点是细胞单层上个别细胞坏死.逐渐扩大形成坏死灶,随后坏死细胞脱落,细胞层出现空洞二 。病毒鉴定:出现细胞病变的培养物可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染色、电镜观察和RT—PCR等进行病毒
鉴定。
2.电镜直接检查 :采集急性发病期病人的抗凝血、尿液,
经甲醛同定后.用磷钨酸负染,直接用电镜检查有时可见到拉沙热病毒粒子的特殊结构。电镜直接观
察通常是样品中病毒含量较高才易观察到。
3.抗原ELISA :抗原检测ELISA和IgM抗体捕获ELISA均可用于拉沙热病人的快速诊断。在急
性期病人血清中存在拉沙热病毒抗原或IgM抗体(大部分血清中两者都包含),因此仅用血清样品便可
以进行拉沙热的早期诊断。
4.RT—PCR技术 :目前已建立了检测拉沙热病毒的RT—PCR技术,包括传统的一步法RT—
PCR、巢式PCR和实时反转录PCR(real time RT—PCR)等技术类型,与传统病原学诊断方法相比.该技
术特异性高、简单、快速,与病毒分离符合率高。
二、血清学诊断技术
1.补体结合试验(CF) :取拉沙病毒CF抗原与系列倍比稀释的病人血清做CE试验,可检测到病
人血清中抗拉沙病毒抗体含量,该技术常用于临床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但CF抗体出现较迟.一
般在病后1周左右只有10%阳性,3周后也只有约70%阳性,CF抗体效价低,同时病人血清中会常见
抗补体现象,血清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获满意结果。
2.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可取拉沙病毒感染Vero细胞制作成抗原片,与倍比系列稀释的病人
血清作IFA染色,若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内出现点状或块状黄绿色荧光即判为病人血清抗体阳性.该
法优点是制备的抗原片可低温下长期保存,随用随取,安全可靠,同时该方法比CF试验敏感,检测到抗
体效价高,因此适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j。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方法由于客观稳定,能定量检测,且不需要特殊的荧光显微镜,
因而正逐步取代IFA.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表达的特异性蛋白作为诊断抗原更加方便,因此
ELISA在该病的应用越来越多,并且可以建立ELISA检测特异性的lgM抗体,实现该病的急性早期
诊断 。
4.免疫斑点技术: Meulen(1998)等提纯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的重组蛋白.以此为包被抗原建立了
检测拉沙热病毒核蛋IgG抗体和IgM抗体的免疫斑点技术,检测拉沙热病毒抗体(EVA)仅需1 g的重
组蛋白,测定特异性IgM抗体需要大约5 g的重组蛋白,应用该技术对来自拉沙热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
913份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免疫斑点技术特异性可高达90%~99.3%。
三、其他检查:通常拉沙热病人早期(10 d以内)有中等程度的白细胞减少(4 X 10^9/L),晚期却显著增多,凝血时
间延长,病情严重的病人有尿中蛋白增加,血清酶(如肌酐磷酸激酶、乳酸脱氛酶和谷草转氨酶等)增高
等,还有心电图异常.胸片透视可见浸润性肺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