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颈动脉硬化狭窄

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 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而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英文名: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发病部位: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颈内动脉虹吸部   颈总动脉起始段   颈总动脉分叉处  
就诊科室: 心血管外科   神经外科  
症状: 偏瘫   失语   眼睛失明   肢体麻木   视物不清   偏盲   视物重影   嗜睡   记忆力减退   失眠   头痛   头晕  
多发人群: 50岁以上   三高人群   冠心病患者   吸烟患者   肥胖患者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脑卒中   短暂性大脑缺血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1.脑部缺血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会发生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视物不清等情况,有眼部缺血情况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还会出现视物重影、偏盲的症状。    
2.TIA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的患者,会出现一侧肢体麻木,不能正常活动,或者一侧眼睛失明,失语等症状。病发时间较短,一般持续5-1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    
3.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塞,患者会出现偏瘫,肢体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严重的还会陷入昏迷,失去意识。    
(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有些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只能在体检时发现颈动脉搏动有减弱或消失现象。这种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被认为是十分高危的疾病,较难预防和发现。

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常多发,累及颈总动脉分叉、颈部及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MCA)等。在颈总动脉分叉的病变常同时累及颈总动脉(CCA)的远心端和颈内动脉的近心端,病变主要沿动脉后壁扩展,提示局部脑血流冲击血管内膜所致。 
(2)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为一种非炎症血管病,以引起颈动脉和肾动脉狭窄为其特征。好发于20~50岁白种女性。常同时累及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但颈总动脉分叉常不受累(异于动脉粥样硬化)。20%~40%病人伴颅内动脉瘤。 
(3)颈动脉内膜剥离:有外伤和自发两种。外伤者由于旋转暴力使颈过伸,颈动脉撞击于第二颈椎横突上。自发者常伴动脉粥样硬化和纤维肌肉发育异常。本病在血管造影上有下列典型表现:颈总动脉分叉远端颈部颈动脉呈鸟嘴状狭窄或阻塞 ,可延伸达颅底,有时伴动脉瘤。

检查

颈动脉彩超是首先选择的检查,有点在于无创,重复性好,可以测量狭窄的程度,但也有它的缺点,在于主观性,由于没有客观的图像,因此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超医生的经验,而且由于B超本身的局限,它只能检测颅外的颈内动脉段,对颅内段的检测就无能为力的,因此这能作为诊断的手段。

诊断

1. 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年龄(>60 岁)、性别(男性)、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样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的筛选。高危人群包括 TIA 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冠心病(尤其是需要做冠状动脉搭桥或介入治疗)患者以及体检中发现颈动脉血管杂音者。    
2.诊断依据 通过临床表现和无创辅助检查多可诊断颈动脉狭窄,但DSA仍是不可缺少的确诊和制订方案的依据。

治疗

1.药物治疗。基本方法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如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或新的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但仅适用于狭窄程度不超过50%的无症状患者,对于超过75%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进一步治疗。 
2.颈动脉开刀手术。基本方法是内膜切除,解除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恢复大脑血供,消除脑梗塞栓子来源。该手术比较成熟,开展有50多年了。因为该手术需要阻断手术侧颈动脉,以往该手术围手术期中风和死亡率为5.6%左右,现在该手术应用转流管在手术中维持颈动脉血供的同时切除内膜斑块,有效降低了围手术期中风和死亡率。该手术的缺点是需要全身麻醉,颈部切口及创伤大,恢复慢,优点是完全切除增生内膜和硬化斑块,再发生狭窄的机会较小,不需要终身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 
3.颈动脉腔内治疗术。即在狭窄的颈动脉里应用球囊扩张再安置支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起效快、恢复快、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等优点。通常在局部麻醉,在大腿根部穿刺,将一根直径在2毫米左右的导管放置入股动脉,将导管输送到颈动脉狭窄部位,选准位置后球囊扩张再安置支架来就完成了对颈动脉硬化狭窄部位的扩张成型,改善恢复大脑血流的供应。其缺点是支架释放过程中可能会诱发不稳定斑块的微小栓子脱落引起“中风”脑梗塞,以及血管痉挛、血管内膜破损以及术后再狭窄的可能。

预后

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后续的药物治疗,维护前期的治疗效果;还要同时治疗房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小板、肥胖等等常见的并存病。另外,还要定期复查超声,了解血管局部的情况变化;定期验血复查相关指标。颈动脉狭窄术后一旦再次发生狭窄,再次手术的机会就不太高了,一般只能采用药物治疗。 术后主要是需要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治疗等。

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年龄(>60岁)、性别(男性)、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同样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的预防。

健康问答

  • 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哪些?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最常见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是颈动脉硬化,其他有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迂曲、外部压迫、创伤性闭塞、夹层、炎性血管病、放射性血管炎...及淀粉样变性等。 随着年龄增加,人的各种动脉都会产生硬化。动脉硬化的过程与水管中水锈形成的过程有点类似:水管中的水锈一点点增加,最终导致管腔变细、水流变小;动脉硬化最初表现为动脉管壁上出现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一点点增大,最终形成颈动脉狭窄。下拉查看详情
  • 颈动脉狭窄的危害是什么?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颈动脉狭窄有什么危害呢?举个例子,水管里面有东西阻塞,水流就会不足,动脉狭窄也是这样。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它所供应的脑部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因而产生脑缺血症状。另外,颈动脉斑块如果生长不均匀,可碎裂而产生碎屑。这些碎屑脱落后随血流飘入脑中,可阻塞末梢血管,造成一小块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细小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细,因而造成的脑组织缺血面积很小,甚至可以无症状,当然多数表现为短时间的头晕、行动困难、视物模糊等。如果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粗,则形成的脑部坏死组织面积较大,可导致真正的脑梗死出现,出现中风或卒中的各种症状如,头晕、昏厥、无力、摔倒、偏瘫、失语、偏盲、平衡障碍、认知障碍、大小便失禁、行动障碍等。严重者遗留后遗症甚至有生命危险。少数病人颈动脉狭窄处可并发血栓形成,突然阻塞血流,或者血栓脱落阻塞远端脑部血流,造成急性脑梗死,引起中风或脑卒中。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375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6月23日 13:0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