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的急性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儿多见。
别名: subacute extradural hematoma  
英文名: eprdural hematoma
发病部位: 硬脑膜外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症状: 瞳孔改变   意识障碍   呕吐   恶心   头痛   昏迷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休息 控制感染防治并发症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创伤性脑疝   偏瘫   颅内压增高   意识障碍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意识障碍: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这类患者的意识变化有三种不同情况: 
①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
②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昏迷,随后即完全清醒或有意识好转,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 
③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 
2、颅内压增高:随着颅内压增高,患者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和四曲线的典型变化,即Cushing's反应,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呼吸缓慢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3、神经系统体征: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受损体征,仅在血肿形成压迫脑功能区时,才有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患者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应归咎于原发性脑损伤。当血肿不断增大引起颞叶钩回疝时,患者则不仅有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紊乱,同时将相继出现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等典型征象。偶尔因为血肿发展急速,造成早期脑干扭曲、移位并嵌压在对侧小脑幕切迹缘上,则会引起不典型体征:即对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同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或对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

病因

多因头部受过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血肿一般发生在受力点及其附近,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等而导致血肿。出血积聚于硬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处,并随着血肿的增大而使硬膜进一步分离。

检查

CT检查:若发现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可有助于确诊。CT检查还可明确定位、计算出血量、了解脑室受压及中线结构移位,以及脑挫裂伤、 脑水肿、多个或多种血肿并存等情况。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以及症状体征,体格检查,CT扫描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一、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 
⑴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
⑵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以上,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
⑶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⑷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⑸儿童硬膜外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可考虑手术;
⑹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30ml,幕下>10ml,颞部>2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
⑺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如出现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征象,应积极手术; 
二、除手术常规禁忌外,频死的和极度虚弱的,无反应的,瞳孔已散大的,没有自主呼吸或血压不升的病人;国外观点:大于75岁的晕迷5分或以下的病人,也应该非手术治疗,因为无论是否手术,预后都很差。 
三、控制感染,防治并发症。

预后

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如果处理及时,术后配合药物降低颅内压,防止感染的发生。一般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

预防

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预防主要是要防止头部外伤的发生,加强安全意识,高危工作者在工作时要格外小心,带好安全帽。

健康问答

  •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如脑挫裂伤较重或 血肿形成速度较快,则脑挫裂伤的昏迷和血肿所致脑疝 的昏迷相重叠,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无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表现。少数不伴有脑挫裂伤的单纯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其意识障碍过程可与硬脑膜外血肿相似,有中间清醒期,唯因其为桥静脉出血,中间清醒期可较长。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58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4日 19:0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