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成人复发性腮腺炎

发生在成年人腮腺反复肿胀的疾病统称为成人复发性腮腺炎,该病最早于1976年提出由Mandel提出,主要是为了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区别。
别名: 腮腺炎  
英文名: parotitis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口腔科  
症状: 头痛   发热  
多发人群: 成人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脑膜炎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 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发热,寒战和单侧腮腺疼痛和肿胀。腮腺及表面皮肤局部红、肿、热、痛。 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2、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起病急,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 数小时至1~2天后体温可升至39℃以上,出现唾液腺肿胀,腮腺最常受累,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轻度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 局部皮肤发热、紧张发亮但多不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2~4日累及对侧。 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波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口在早期可有红肿,有助于诊断。不典型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3、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除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尚有其他腺体、关节、脏器累及和损伤。

病因

1.感染性 
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病因为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如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者、手术禁食者等)、腮腺导管口堵塞及腮腺淋巴结炎、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病毒性腮腺炎:常见腮腺炎病毒,还可见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 
2.免疫性 
如干燥综合征、米库利奇病等可引起慢性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3.堵塞 
主要腮腺管及分支堵塞继而引起细菌感染,多见涎腺结石、黏液栓及较少见的肿瘤,多见良性肿瘤。 
4.病因未明 
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复发性儿童腮腺炎、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等,极少由某些药物引起。

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2)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著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4.尿 
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腮腺局部红肿热痛,挤压腮腺时腮腺口有脓液流出,发病通常单侧,)。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临床诊断不难。取腮腺导管流出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明确诊断。 
2.流行性腮腺炎 
根据流行情况及患者接触史,发热、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局部皮肤发热、紧张发亮但皮肤不红,通常可累及对侧腮腺,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可累及其他涎液腺、胰腺、睾丸或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 查血常规白细胞数正常及减低(伴睾丸炎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可作出临床诊断。 特异性腮腺炎病毒抗体IgM阳性(1个月内未注射疫苗),恢复期与急性期腮腺炎病毒抗体IgG≥4倍以上增高(含抗体阳转)可以确诊诊断。 需与其他自身免疫性腮腺炎、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症状性腮腺炎、过敏性腮腺炎等相鉴别,一般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多为双侧,一般不伴急性感染症状,局部也无明显疼痛和压痛。

治疗

1.化脓性腮腺炎 
1)针对病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根据药敏调整敏感抗生素。 
3)其他保守治疗,炎症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等方法。碳酸氢钠溶液、口泰等漱口剂有助于炎症的控制。 
4)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发展至化脓时需切开引流。 
2.流行性腮腺炎 
1)隔离、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2)对症治疗为主,抗生素无效。可试用利巴韦林。有报告用干扰素者似有疗效。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尚无肯定效果,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等时可考虑短期使用。 
4)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对止痛、消肿有一定效果。 
5)男性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己烯雌酚,以防止睾丸炎发生。 
6)中医中药:内服以普济消毒饮方为主随症加减。局部可用紫金锭或青黛散调醋外涂,每日1次。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均能完全恢复。并发脑膜脑炎者,一般预后良好,偶有重症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者。少数病例可发生一侧永久性感音性耳聋。

预防

1.化脓性腮腺炎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如认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 
2.流行性腮腺炎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晒被子。 
3)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一般的球蛋白对本病的预防效果可疑。自动免疫:目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初种对象为8月龄和18~24月龄各1剂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健康问答

  • 腮腺炎有哪些并发症?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腮腺炎本身并非重症,但并发症较多,有些病情较重。如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系统并发症,急性胰腺炎,感音性耳聋等。
  •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什么病?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又称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多为双侧受累,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病员一般无全身症状,常不明确发病时间,多因腮腺反复肿胀疼痛而就...诊。病员可有腮腺区持续轻微疼痛不适及口干、口臭等症状。晨间起床时觉腺体部胀痛,有时自觉有粘稠而有咸味的液体从导管口突然流出,局部随感轻快。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264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6:0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