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复杂,可以是单一因素,但更多的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
(一)生成减少
1.细胞毒类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
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其可以直接作用于干细胞池和分裂池,破坏、损伤或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及早期分裂细胞。某些药物可干扰蛋白质合成或细胞复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另一些药 物的作用与剂量无关,可能是由于过敏或免疫因素引起。
2.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疾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由于中性粒细胞生成障碍而引起减少。骨髓造血组织被白血病、骨髓瘤及转移瘤细胞浸润,也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3.异常免疫和感染
其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是通过综合性机制起作用的,异常免疫因素(如抗造血前体细胞自身抗体)及感染时产生的负性造血调控因子作用于造血细胞而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是其中一个重要机制。
4.某些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如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缺陷而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二)成熟障碍
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代谢障碍、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由于粒细胞分化成熟障碍,造 血细胞阻滞于干细胞池或分裂池,且可以在骨髓原位或释放入血后不久被破坏,出现无效造 血。
二、中性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一)免疫性因素
中性粒细胞与抗粒细胞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被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破坏,见于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各种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及同种免疫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非细胞毒类药物或病原微生物(如肝炎病毒)进入机体形成的半抗原能与粒细胞的蛋白质结合为全抗原,从而诱发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使粒细胞被破坏。
(二)非免疫 性因素
病毒感染或败血症时,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炎症部位消耗增多;脾大导致脾功能亢进后,中性粒细胞在脾内滞留、破坏增多。
三、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
(一)中性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 导致循环池的粒细胞相对减少,但粒细胞总数并不减少,故多称为假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异体蛋白反应、内毒素血症。
(二)粒细胞滞留于循环池其他部位 如血液透析开始后2~15分钟滞留于肺血管内;脾大时,滞留于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