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心动过速

一般心律超过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 心慌气短  
多发人群: 老年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射频治疗
并发疾病: 心衰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症状与心率增快影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程度有关,与基础心脏状态亦有关,当心率轻度增快时,心排血量增大,心脏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当心率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胸痛。症状的个体差异也较大。
2、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亦可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高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及预激综合征者。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洋地黄过量、肺心病缺氧、低钾时。
3、发作特征为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心率常在160~250/min,室上性者心律绝对规则,而室性者可有轻度不齐,刺激迷走神经的机械方法和药物对室上性者常可奏效。
4、多数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胸痛等,持续发作较久者可有休克、心衰。冠心病者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常呈短阵反复发作,可引起反复晕厥或抽搐。
5、室速的临床症状轻重视发作时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和心功能状况不同而异。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短于30秒,能自行终止)的患者通常无症状。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超过30秒,需药物或电复律始能终止)常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与心肌缺血。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少尿、晕厥、气促、心绞痛等。

病因

窦性心动过速原因:
1.生理因素 正常人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饮咖啡、吸烟、饮酒等,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
2.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
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100~120次/min,严重者心率可达到120~140次/min。
3)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到30%~40%。
4)休克:休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可达到100次/min以上;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可大于120次/min。
5)急性心肌炎:多数患者可出现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的窦性心动过速。
6)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7)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在国人最常见为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通道占30%,其它包括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伴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二尖瓣脱垂、艾勃斯坦畸形心脏手术以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
室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其次是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其他病因包括代谢障碍、电解质紊乱、长QT综合征等。室速偶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检查

1、体表心电图检查
2、电生理检查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考虑心动过速,具体诊断类型依据心电图诊断
1、P波: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由窦房结发出,PⅡ直立、PavR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时的P波振幅稍高,在Ⅱ、Ⅲ导联中更明显。这是因为窦性心动过速时,激动多发生于窦房结的头部,此部位系心房前结间束的起始部位,窦性激动多沿着前结间束下传所致。
(2)P-R 间期:在0.12~0.20s。 
(3)P-P间期:常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可有轻度不规则。但P-P间期间差异应<O.12s。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P-P间期缩短;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则P-P间期延长。
(4)QRS波: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相等。 
(5)频率:成人P波频率100~16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个别可达160~180/min。婴幼儿的心率较成人略高。不同年龄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不同,如1岁以内应>140次/min,1~6岁应>120次/min,6岁以上与成人相同,应大于100次/min,通常不超过160次/min。个别婴幼儿的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可达230次/min左右。
2、室上性心动过速:QRS波群正常,心律规整,P'波形态异常,P'-R>0.12秒者为房性;有逆行的P'波或P'-R<0.12秒者为房室交接处性。多数情况下因心率过快,P'波与T波融合,无法辨认,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当伴有预激综合征、心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则QRS波群宽大畸形。
3、室速的心电图特征为: 
①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②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③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规则,但亦可略不规则; 
④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偶尔个别或所有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 
⑤通常发作突然开始; 
⑥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室性融合波的QRS波群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对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按室速发作时QRS波群的形态,可将室速区分为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QRS波群方向呈交替变换者称双向性室速。

治疗

1.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
2.室速治疗:紧急治疗
1)心得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及心衰者禁用。
2)异搏定:该药起效快,5分内转复率92~96%。副作用为血压下降,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应备有10%葡萄糖酸钙,以拮抗其严重不良反应,小婴儿慎用。
3)心律平:该药起效快,转复率高,较安全。
4)ATP:开始剂量宜小,尤其是年长儿。
5)食道调搏和电击复律。
根治方法 上述治疗只是暂时的,一旦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则可再发心动过速,可用下述方法。
1)射频消融术: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相对安全,对心脏的损伤较小。一般说来,6岁以上的儿童可接受此治疗技术,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室上速相对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2)外科治疗:常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效果差;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者;需进行心脏手术者。
3.首先应决定哪些患者应给予治疗。目前除了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以外,尚未能证实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况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亦会导致或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目前对于室速的治疗,一般遵循的原则是: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有明确诱因应首先给以针对性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短暂室速,如无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影响,处理的原则与室性期前收缩相同;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应给予治疗。
1)终止室速发作 室速患者如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首先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同时静脉持续滴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亦十分有效,但不宜用于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或改用直流电复律。如患者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血流灌注不足等症状,应迅速施行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给予药物治疗。 持续性室速患者,如病情稳定,可经静脉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室,应用超速起搏终止心动过速,但应注意有时会使心率加快,室速恶化转变为心室扑动或颤动。
2)预防复发 应努力寻找和治疗诱发及使室速持续的可逆性病变,例如缺血、低血压及低血钾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助于减少室速发作。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过于缓慢,亦有利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给予阿托品治疗或应用人工心脏起搏。 在药物预防效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其潜在毒副反应较少者。例如,长期应用普鲁卡因胺会引起药物性红斑狼疮。已有左室功能不全者,避免应用氟卡尼与丙吡胺。心肌梗死后患者不宜用氟卡尼、恩卡尼和莫雷西嗪(moricizine,乙吗噻嗪)。普罗帕酮增加心脏骤停存活者的死亡率。QT间期延长的患者优先选用ⅠB类药物如美西律(慢心律),β受体阻滞剂也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死后猝死发生率,其作用可能主要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与改善心肌缺血实现。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胺碘酮显著减少心肌梗死后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发生率。药物长期治疗应密切注意各种不良反应。维拉帕米对大多数室速的预防无效,但可应用于“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患者,此类患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伴有电轴左偏。 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各自药量均可减少。不应使用单一药物大剂量治疗,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心律失常药物亦可与埋藏式心室起搏装置合用,治疗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外科手术亦已成功应用于选择性病例。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单源性室速导管射频消融根除发作疗效甚佳。对某些冠心病合并室速的患者,单独的冠脉旁路移植手术不能保证达到根除室速发作的目的。

预后

根据心动过速类型预后不同。
1、窦性心动过速的预后与心律快慢及基础心脏状态有关。轻度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预后良好。 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心率>150次/min,则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减少,从而使原有心脏病加重。
2、室上速:积极治疗原发病,一般预后尚可。
3、根据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血液动力学和预后判断室性心动过速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但此判断仅为相对性的,应充分认识到器质型心脏病合并室速对病人预后的影响,如陈旧性心肌梗塞后出现短阵性室速的病人,出现心脏性猝死的可能性明显增加。通常根据如下表现判断预后:   
1)良性室速:室速发作时无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樟碍,有的病人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月都无明显的心慌、胸闷等症状,多为特发性室速或短阵室速。   
2)潜在恶性室速:发作时可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发作时室速难以终止,有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潜在可能性。这种病人常常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   
3)恶性室速:室速发作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晕厥等,具有发生心脏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多见于比较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尤其是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有研究表明,左室射血分指数在35以下的病人发生的室速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极高。

预防

预防心动过速患者情绪不宜太过激动,忌烟酒,这些都是导致心动过速容易发作的诱因。减少这些诱因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使用药物控制的话,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便可控制病情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

健康问答

  • 心动过速如何预防
    医生头像
    冯晔子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预防心动过速患者情绪不宜太过激动,忌烟酒,这些都是导致心动过速容易发作的诱因。减少这些诱因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使用药物控制的话,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便可控制病情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心慌气短  阵发性心动过速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冯晔子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4870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9日 19:2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