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泛指自直肠粘膜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
英文名: rectal polyp
发病部位: 直肠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中医肛肠科   普外科  
症状: 大便粘腻   便血   发热   腹泻   贫血   进行性消瘦  
多发人群: 中老年   小儿  
治疗手段: 内镜下切除 手术
并发疾病: 便血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临床表现小息肉很少引起症状,息肉增大后最常见的症状为便血,多发生在排便后,为鲜红血液,不与粪便相混。多为间歇性出血,且出血量较少,很少引起贫血。直肠下端的息肉可在 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鲜红色,樱桃状,便后自行缩回。直肠息肉并发感染时,可出现粘液脓血便,大便频繁,里急后重,有排便不尽感。

病因

1.饮食因素  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患者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很多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没有性别的差异。
3.炎症刺激   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4.粪便刺激 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检查

1.直肠指检  在直肠内可触到质软、有或无蒂、活动、外表光滑的球形肿物。
2.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息肉的形态、大小。
3.电子结肠镜:这是对结直肠息肉最主要的检查方法,事实上大部分结直肠息肉是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在结肠镜下,可以清晰的观察直肠的黏膜面,对隆起的息肉非常敏感,小到几个毫米的息肉都能够发现。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生不仅可以发现结直肠息肉,而且可以发现息肉,而且能够对息肉的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对于结直肠息肉,最重要的是鉴别具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和不会癌变的非腺瘤性息肉。日本医生工藤提出了结直肠息肉分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根据这种分型,在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先进技术的帮助下,医生已经可以通过内镜比较准确的判断息肉的类型,从而给以相应的治疗。在结肠镜下,可以通过活检而确诊息肉的病理性质。结肠镜检查不仅仅可以诊断息肉,而且是治疗息肉的重要手段。

诊断

直肠息肉的诊断主要靠直肠指检和直肠、乙肠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指检时在直肠内可触到质软、有或无蒂、活动、外表光滑的球形肿物。直肠、乙状结肠镜可直接观察到息肉形态。因息肉经常是多发性的,见到息肉应进一步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同时镜下取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性质,决定治疗方式。

治疗

治疗原则 一般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应该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就可以了。
1.内镜下治疗 是切除直肠息肉最常用方法。一般来说,只有有癌变倾向的息肉,或者导致临床症状的息肉才需要考虑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最适用于有蒂息肉,可以采取的切除方法很多,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2.经肛门切除  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 在局麻或骶麻下进行,扩张肛门后,用组织钳将息肉拉出,对带蒂的良性息肉,结扎蒂部, 切除息肉;对广基息肉,应切除包括息肉 四周的部分粘膜,缝合创面;若属绒毛状腺瘤,切缘距腺瘤不少于1 cm。 
3.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适用于直 肠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麻醉后,经肛插入显微手术用肛门镜,通过电视屏幕,放大手术野, 镜下切除息肉。与电灼切隙相比较,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息肉是切除后创面可缝合,避免了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4.开腹手术适用于内镜下难以彻底切除、位置较高的癌变息肉,或直径大于2 cm 的广基息肉。开腹作局部切除时,若发现腺瘤已癌变,应按直肠癌手术原则处理。
5.其他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病为主;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治疗。

预后

区分直肠息肉的性质,是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患者预后好坏的重要保证。
1.脆性:在检查时,以窥器或器械触及时极易出血者,多为恶性息肉。反之则为良性。
2.溃疡:息肉一般情况下无溃疡,当恶变时,即可形成溃疡,特别是带蒂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溃疡,一旦发生溃疡, 则表明其有恶性改变。
3.活动性:坚实牢固、无蒂的息肉易恶变;而带蒂具有活动性的则恶变相对较低。
4.外形:有分叶的息肉易恶变,光滑圆润的则少。
5.基底:息肉基底大,头小者极易恶变。
6.类型:有蒂的多是管状腺瘤,相对癌变率较低。
7.大小:息肉增大或息肉较大的易恶变,息肉无明显增大的,则较少恶变。

预防

1.及时治疗肛门内外痔、肛漏、肛裂、肛窦炎及慢性肠炎等疾病。
2.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3.如有结直肠息肉病史,定期行肠镜复查。

健康问答

  • 内镜下治疗直肠息肉能切干净吗?有什么风险吗?
    医生头像
    杨海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外科(肛肠病)
    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结肠镜内镜切除的手段越来越多,适应征越来越扩大。 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有蒂和亚蒂息肉,直径2cm的可...直接用接高频电的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一次性进行切除。大于2cm的宽基底息肉可分次摘除或用尼龙圈套扎。扁平无蒂息肉可以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方法切除,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待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技术,甚至可以完整切除5到10cm的扁平息肉。对于小于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钳取切除,有时候也用氩气激光电凝的办法治疗,安全快速。内镜切下的息肉一般要收回,并送病理检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一般是安全的,但是也会有一些并发症的风险,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肠穿孔,内镜下直肠息肉切除过程中可能把整个肠壁切穿,导致肠内容物进入腹腔,病人出现气腹,腹痛,感染等。比较小的穿孔有可能通过内镜用金属夹封闭,大的穿孔需要急症手术治疗。息肉切除术后出血也是常见并发症,绝大部分的出血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止血而避免挽救性手术。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肛肠外科  普外科  中医肛肠科  直肠肿瘤  胃肠道息肉EMR治疗  胃肠道早癌ESD治疗  直肠-乙状结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4864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02月12日 19:0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