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
别名: 结直肠癌  
英文名: colorectal carcinoma
发病部位: 肠  
治疗手段: 手术
并发疾病: 转移性肿瘤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常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质无明显黏液脓血,多见于右侧大肠癌。
(二)腹痛 
也是本病的早期症状,多见于右侧大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可出现餐后腹痛。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三)腹部肿块
肿块位置取决于癌的部位,提示已届中晚期。 
(四)直肠肿块 
因大肠癌位于直肠者占半数以上,故直肠指检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诊断方法。多数直肠癌患者经指检可以发现直肠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呈结节状,有肠腔狭窄,指检后的指套上有血性黏液。 
(五)全身情况
可有贫血、低热,多见于右侧大肠癌。晚期患者有进行性消瘦、恶病质、腹水等。 左、右侧大肠癌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一般右侧大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左侧大肠癌则以便血、腹泻、便秘和肠梗阻等症状为主。并发症见于晚期,主要有肠梗阻、肠出血及癌肿腹腔转移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左侧大肠癌有时会以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为首次就诊原因。

病因

(一)环境因素 
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相关因素,这已为大量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所证明。 
(二)遗传因素 从遗传学观点,可将大肠癌分为遗传性(家族性)和非遗传性(散发性)。前者的典型例子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和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大肠癌。后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三)其他高危因素
1、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
 一般认为大部分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故将腺瘤性息肉看做是癌前病变。一般腺瘤越大、形态越不规则、绒毛含量越高、上皮异型增生越重,癌变机会越大。对腺瘤癌的序列演变过程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大肠癌的发生是正常肠上皮-增生改变/微小腺瘤-早期腺瘤-中期腺瘤-后期腺瘤-癌-癌转移的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的不同阶段中所伴随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已经比较明确,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复合突变的累积过程被看做是大肠癌发生过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基因的突变则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癌变,多见于幼年起病、病变范围广而病程长者。 
3、有报道胆囊切除术后大肠癌发病率增高,认为与次级胆酸进人大肠增加有关。

检查

(一)粪便隐血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检或早期诊断的线索。 
(二)结肠镜检查 
对大肠癌具确诊价值。通过结肠镜能直接观察全大肠的肠壁、肠腔的改变,并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初步判断浸润范围,取活检可获确诊。 
(三)X线钡剂灌肠 
最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充盈缺损、肠腔狭窄、黏膜皱襞破坏等征象,显示癌肿部位和范围。对结肠镜检查因肠腔狭窄等原因未能继续进镜者,钡剂灌肠对肠镜未及肠段的检查尤为重要。 
(四)其他影像学检查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主要用于了解大肠癌肠外浸润及转移情况,有助于进行临床病理分期,以制订治疗方案,对术后随访亦有价值。近年超声结肠镜应用,可观察大肠癌在肠壁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术前癌肿分期颇有帮助。 
(五)其他检查 血清癌胚抗原(CEA)对本病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但定量动态观察,对大肠癌手术效果的判断与术后复发的监视,均有价值。

诊断

首先应做到对有症状就诊者不漏诊大肠癌的诊断,认识大肠癌的有关症状如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贫血等,提高对结肠癌的警惕性,及早进行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诊断主要通过肠镜及黏膜活检而确定。

治疗

大肠癌的治疗关键在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从而能有根治机会。 
(一)外科治疗 大肠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癌肿的早期切除。对有广泛癌转移者,如病变肠段已不能切除,则应进行捷径、造瘘等姑息手术。 
(二)经结肠镜治疗 结肠腺瘤癌变和黏膜内的早期癌可经结肠镜用高频电凝切除。切除后的息肉回收做病理检查,如癌未累及基底部则可认为治疗完成;如累及根部,需追加手术,彻底切除有癌组织的部分。 对晚期结、直肠癌形成肠梗阻,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手术者,可用激光打通肿瘤组织,作为一种姑息疗法。 
(三)化学药物治疗 大肠癌对化学药物一般不很敏感,是一种辅助疗法。早期癌根治后一般不需化疗。氟尿嘧啶(5-FU)至今仍是大肠癌化疗的首选药物,常与其他化疗药联合应用。 
(四)放射治疗 用于直肠癌,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术后放疗仅用于手术未达根治或术后局部复发者。但放疗有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危险。 
(五)手术后的肠镜随访 鉴于术后可发生第二处原发大肠癌(异时癌),术中可能漏掉同时存在的第二处癌,故主张在术后3-6个月即行首次结肠镜检查。

预后

本病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与手术根治。结肠癌预后较好,经根治手术治疗后,Dukes A、B和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约达80%、65%和30%

预防

应积极防治大肠癌的前期病变。对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须及早切除病灶。对病程长的溃疡性结肠炎应注意结肠镜随访。应避免高脂肪饮食,多进富含纤维的食物,注意保持排便通畅。

健康问答

  • 40岁以上具有下列高危因素有哪些
    医生头像
    许吉成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大肠腺瘤、有家族史如大肠息肉综合征或家族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癌或一级血缘亲属中有大肠癌者、溃疡性结肠炎等,应进行长期随访,可定期肠镜检查...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大肠癌  腹痛  腹部肿块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许吉成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85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0月24日 09:4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