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梨状肌症候群

梨状肌症候群是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的一种综合症,在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由于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混淆,故值得注意。一般认为,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或肌束间窜出受到挤压所致。
别名: musculus piriformis syndrome   piriform muscle syndrome  
英文名: pyriformis syndrome
发病部位: 臀部  
就诊科室: 创伤骨科  
症状: 疼痛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手法、局部封闭、肌注、理疗、中草药、针灸
并发疾病: 坐骨神经损伤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轻者臀部酸胀、发沉,自觉患肢稍短,轻度跛行,大腿后外侧及小腿外侧有放射性疼痛,有时仅表现小腿后侧疼痛;重者臀部疼痛并大腿后外侧和小腿放射性疼痛,麻木。跛行明显,少数感阴部不适或阴囊有抽痛。严重者双下肢不敢伸直,臀、腿疼痛剧烈,伸直咳嗽时双下肢放射疼。日久患肢肌肉萎缩,大腿后外侧麻木。触诊时,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的深在性压痛,在臀中部可触及肿硬隆起的梨状肌。

病因

臀部外伤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搬扛重物 , 大腿外展、 外旋 , 由蹲位到直立位 , 不协调动作导致损伤,肥胖者长期便秘 , 在厕所久蹲后突然站立起致伤。

检查

X线片可排除髋关节骨性疾病,超声诊断,肌张力下降,肌肉明显萎缩,压痛明显,膝跳反射下降,转体试验程阳性。

诊断

1、轻者臀部酸胀、发沉,自觉患肢稍短,轻度跛行,大腿后外侧及小腿外侧有放射性疼痛,有时仅表现小腿后侧疼痛;重者臀部疼痛并大腿后外侧和小腿放射性疼痛,麻木。 
2、跛行明显,少数感阴部不适或阴囊有抽痛。严重者双下肢不敢伸直,臀、腿疼痛剧烈,伸直咳嗽时双下肢放射疼。 
3、日久患肢肌肉萎缩,大腿后外侧麻木。触诊时,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的深在性压痛,在臀中部可触及肿硬隆起的梨状肌。 
4、患侧肌张力下降,肌肉明显萎缩,压痛明显,膝跳反射下降,转体试验程阳性。 
5、X线片可排除髋关节骨性疾病,超声诊断可排除其他局部肿物卡压神经。 
6、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本病常有腰痛半坐骨神经头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腹部加压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损害范围与突出椎间盘部位相关,直腿抬高试验于基础试验阳性,而“4”字试验则可为阴性,神经鞘膜瘤,坐骨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炎等。

治疗

早期梨状肌综合症可经保守治疗而得到缓解。
1、松筋活血: 患者俯卧 , 医者于患侧臀部及下肢实施推,揉、 拿等手法放松肌肉 , 手 法宜由轻到重 , 由浅入深 , 操作约 6分钟。 
2、通经活络: 患者俯卧 , 酌情用拇指或肘点按患侧臀部及下肢的环跳、 承扶、 风市、 委 中、 足三里、 承山等穴。 
3、分筋理筋: 患者俯卧 , 两下肢贴床 , 患肢外展内旋使梨状肌松弛 , 用一拇指或双拇指 重叠按压在梨状肌点上 , 用分筋法沿与梨状肌纤维垂直的方向来回弹拨 36次 , 然后再顺梨状 肌纤维走行方向旋理筋法 , 最后按压梨状肌。注意当急性损伤时 ( 3天之内 ) , 手法宜略轻柔 , 弹拨次数酌减。 
4、放松: 可用揉、推、叩击、抖动等手法治疗约 5分钟。如病因不能解决,已形成较重瘢痕粘连或有骨痂压迫、神经行径变异则需手术治疗。

预后

主要注意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 , 要加强锻炼 , 增强肌肉力量 , 提高梨状肌的抗损伤能力。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生活细节,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此外,避免久坐、久蹲可有效避免梨状肌综合征。

健康问答

  • 手法治疗梨状肌症候群的机理是什么?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1)手法治疗的现代医学机制: ①增加或加快 损伤之梨状肌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血液循 环,并使其局部软组织温度升高,加速病 变区域的新陈...代谢; ②通过直接适当的 力学刺激皮肤、肌腱、肌筋膜感受器后, 提高了疼痛部位软组织的痛阈及良好的 神经调节功能;③将高度紧张痉挛的 梨状肌得以舒张; ④促进了因损伤引起 的梨状肌部位渗出、水肿吸收,降低了病 变部位致痛性炎性介质诸如K+ 、H+、5- 羟色胺、组胺和前列腺素浓度和释放,从 而消除无菌性炎症反应; ⑤对梨状肌粘 连者则可以松解其粘连。 (2)手法治疗的 中医学机制:①舒筋活络;②理筋增复; ③活血化瘀;④解痉镇痛;⑤放松肌肉等 功效。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043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7月24日 20:3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