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脉络膜炎

脉络膜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脉络膜、玻璃体后部以及视网膜组织炎性病变的总称,又称后葡萄膜炎。脉络膜炎依其病灶的分布情况可分为局灶性脉络膜炎、播散性脉络膜炎和弥漫性脉络膜炎。
英文名: choroiditis
发病部位: 脉络膜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 眼前黑影飘动   视力下降   视力减退  
多发人群: 中青年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并发疾病: 眼失明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症状:
脉络膜因无感觉神经,病人无痛感。炎症初期因视网膜的光感觉器细胞受刺激,可有眼前闪光感。炎性产物进入玻璃体时,表现为玻璃体混浊,诉眼前有黑点飘动,视力呈不同程度下降,玻璃体混浊程度随炎症发展而加重。 当黄斑部受累水肿时,光感受器细胞排列改变,主觉视物变形,视物显大、显小征,视力锐减。当周边视网膜广泛受损时可表现夜盲征。视野检查有实性或虚性暗点。
2.体征:
外眼正常,检眼镜下可查见玻璃体内点状、絮状物悬浮,逆眼球转动方向运动。急性期有黄白色、斑片状渗出,部分融合。病灶微隆起,这是由于脉络膜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引起局限性水肿和细胞浸润所致。病变相应处视网膜亦可受累,病变吸收后,轻症者不显痕迹,重症者因色素上皮病变产生色素脱失或繁殖;脉络膜中、小血管层萎缩,大血管裸露;若全层萎缩则巩膜暴露,形成黑白相间的典型萎缩斑

病因

1.本病的病因复杂。其中,能明确病因的有梅毒、结核、弓形体、钩端螺旋体、囊虫、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肺炎双球菌、念珠菌、拟组织胞浆菌等感染引起的后葡萄膜炎;有一些则尚不能明确病因,如结节病、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交感性眼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等。
2、中医学的认识本病多因湿热痰浊内蕴,上犯清窍,或久病不愈,肝肾不足,目窍失养而致。

检查

⑴FFA对判断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脉络膜色素上皮病变有很大帮助。
⑵ICGA有助于判定脉络膜血管受累程度。
⑶血清学检查、眼内液病原体直接涂片检查、PCR测定感染因子的DNA、病原体培养、抗体测定等,有助于病因诊断。

诊断

一、诊断:
⑴症状 眼前黑影飘动。如累及黄斑区,可有视力减退、闪光感、视物变形。
⑵眼底改变 玻璃体后部尘状混浊,视网膜可见弥漫性水肿或病灶区视网膜水肿及视网膜下黄白色渗出,有时有小出血点。晚期可出现色素或脱色素区,呈黄白色或灰白色,境界清楚,病灶内可见色素斑点。其周围有色素围绕,呈陈时旧病灶。炎症后期因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程度、脉络膜萎缩程度的不同,有的眼底呈晚霞样红,有的大病灶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及白色虹膜。
二、鉴别诊断: 
脉络膜炎应与中间葡萄膜炎鉴别,脉络膜炎以后部葡萄膜炎症为主,常有视网膜炎症。而中间葡萄膜炎以睫状体平坦部炎症为主常有较明显的玻璃体混浊。

治疗

1、能明确病因者,应针对病因治疗。
2、局部可用泼尼松12.5mg球旁注射,每周一次,全身应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后改口服泼尼松维持。病情严重,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者,可用免疫抑制药:环磷酰胺口服50mg,每日2-3次;硫唑嘌呤口服50mg,每日2次;环胞素1-5mg/(kg.d)。注意需每周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如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应停药。其他治疗同前葡萄膜炎。
3、全身用药,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维生素类药物等。

预后

早期如能明确诊断积极病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延误治疗或者有严重并发症如合并系统疾病提示预后不佳。

预防

1.本病应避免用眼和思虑过度,以防视力疲劳和心脾受损,诱发和加重病情;
2.忌食心辣炙爝之品,以防湿热内生; 
3.多食蔬菜水果及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健康问答

  • 脉络膜炎吃哪些食物有帮助?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植物类脉络膜炎的辅助治疗,比如冬瓜、丝瓜、苦瓜、苋菜、芹菜、绿豆、赤小豆、海带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作用,而黄米、高粱米...、玉米、小米、黄豆、黑芝麻、木耳可益气养血明目。这些食物虽然主要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但杂性眼底病气血不足者也可以食用。水果除了提供常见的维生素外,有些水果还非常适用于热性眼底病,如梨、苹果、桔子、菠萝、桃、杏、西瓜等。对于杂性眼底病来说,最好多吃栗子、胡桃仁、莲子心、龙眼、红枣等。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055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3日 18:0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