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词条解释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
别名: 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病   慢性肾小球性肾炎   慢肾   慢性间质性肾炎  
英文名: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发病部位: 肾脏  
就诊科室: 肾内科  
症状: 水肿   高血压   血尿   尿蛋白  
多发人群: 中青年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高血压   其他贫血   呼吸道感染   排尿困难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慢性肾炎町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多数起病缓慢、隐袭。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2.早期患者可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纳差;水肿可有可无,一般不严重。有的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进入尿毒症。有的患者除上述慢性肾炎的一般表现外,血压(特别是舒张压)持续性中等以上程度升高,患者可有眼底出血、渗出,甚至视乳头水肿,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另外,部分患者因感染、劳累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经及时去除诱因和适当治疗后病情可一定程度缓解,但也可能由此而进入不可逆慢性肾衰竭。多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呈慢性渐进性损害,病理类型为决定肾功能进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较快,膜性肾病进展常较慢),但也与是否合理治疗和认真保养等相关。 
3.慢性肾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个体间差异较大,故要特别注意因某一表现突出,而易造成误诊。如慢性肾炎高血压突出而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增生性肾炎(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感染后急性发作时易误诊为急性肾炎,应予以注意。

病因

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直接迁延或临床痊愈若干年后再现)。慢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但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制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占有重要作用。

检查

1.尿常规检查常有轻、中度蛋白尿,同时伴有血尿,红细胞管型,肉眼血尿少见,多为镜下持续性血尿。    
2.血液检查早期变化不明显,肾功不全者可见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沉明显加快,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轻度增高,血清补体C3正常。    
3.肾功能检查①内生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轻度下降,尿浓缩功能减退。②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早期基本正常,随病情加重BUN,Scr逐步增高,当其高于正常值时,证明有效肾单位已有60%~70%受损害。对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更有价值。    
4.腹部X线平片肾脏明显缩小,表面不光滑。    
5.B超早期双肾正常或缩小,肾皮质变薄或肾内结构紊乱,B超检查可帮助排除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和尿路梗阻性疾病。    
6.肾穿刺活检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可见相应的病理改变。

诊断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治疗

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红细胞或轻微尿蛋白为目标。可采用下列综合治疗措施。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130/80mmHg以下。尿蛋白的治疗目标则为争取减少至<1g/d。 慢性肾炎常有钠水潴留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NaCl<6g/d);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5~25mg/d。Ccr<30ml/min时,噻嗪类无效应改用袢利尿剂,但一般不宜过多、长久使用。 多年研究证实,ACEI或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后两种作用除通过对。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特殊调节作用(扩张入球和出球小动脉,但对出球小动脉扩张作用强于入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外,并能通过非血流动力学作用(抑制细胞因子、减少尿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的蓄积)起到减缓肾小球硬化的发展和肾脏保护作用,为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和(或)减少尿蛋白的首选药物。通常要达到减少尿蛋白的目的,应用剂量常需高于常规的降压剂量。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血肌酐大于264μmol/L(3mg/d1)时务必在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少数患者应用ACEI有持续性干咳的副作用。掌握好适应证和应用方法,监测血肌酐、血钾,防止严重副作用尤为重要。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旷酮酸。 
3.应用抗血小板解聚药 大剂量双嘧达莫(300~400mg/d)、小剂量阿司匹林(40~300mg/d)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以往有报道服用此类药物能延缓肾功能衰退,但近年来多数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并未证实其确切疗效,目前结果显示对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有一定降尿蛋白作用。 
4.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鉴于慢性肾炎为一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程度、临床表现和。肾功能等变异较大,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宜区别对待。一般不主张积极应用,但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尿蛋白较多,如无禁忌者可试用,无效者逐步撤去。 
5.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中药等)均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肾功能恶化,应予以避免。

预后

慢性肾炎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将至慢性肾衰竭。病变进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病理类型为重要因素,但也与是否重视保护肾脏、治疗是否恰当及是否避免恶化因素有关。

预防

本病一旦明确诊断,应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防止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尽量避免和延缓患者进入必须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阶段。    
1.避免感染,劳累等加重病情的因素。    
2.严格控制饮食,保证充足营养。    
3.积极控制和治疗并发症。    
4.慎用或免用肾毒性和易诱发肾损伤的药物。    
5.使用中医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用传统的中医疗法改善和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健康问答

  •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什么病?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下拉查看详情

科普文章

《肾病高手成长系列》之五——得了肾脏病食盐摄入量有哪些限制? 原创

随着肾功能不全的进展,肾脏的排泄功能会逐渐减退,一些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堆积,会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并且由于食欲减退、微炎症状态等,常出现营养不良。因此饮食管理非常重要。非透析C...

《肾病高手成长系列》之八——男性勃起功能 原创

大约50%的透析前慢性肾脏病男性患者,80%的男性透析患者可以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D)。 一、什么是勃起功能障碍(ED)? 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者维持勃起以满足性生活...

点击查看更多

《肾病高手成长系列》之七——得了高尿酸血 原创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 5%~23.5%,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当...

《肾病高手成长系列》之四——得了慢性肾脏病有什么表现? 原创

疾病早期大部分患者可能并没有特殊不适。当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功能丧失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慢性肾功能...

《肾病高手成长系列》之三——怎样评价慢性肾脏病的严重程度? 原创

一旦确诊了CKD,如何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呢?一般使用CKD分期来评价慢性肾脏病的严重程度。 如下表所示: 分期 描述...

《肾病高手成长系列》之二——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原创

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CKD患者在全球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CKD逐渐进展可以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阶段。1980年美国新增ESRD患者2万人,而20...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高血压 血尿 水肿 李钢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352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6月23日 13:4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