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起病常无明显症状,病情呈慢性持续进行性发展,最终可至慢性肾衰竭。
别名: 慢性肾炎  
英文名: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发病部位: 肾脏  
就诊科室: 肾内科  
症状: 蛋白尿   血尿   高血压   水肿  
多发人群: 青年   中年   男性  
治疗手段: 免疫治疗
并发疾病: 复发性和持续性血尿   蛋白尿   高血压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仅表现为尿蛋白增加,尿沉渣红细胞增多,可见管型,有时伴乏力,倦怠,腰酸,食欲不振,水肿时有时无,多为眼睑水肿和(或)下肢凹陷性水肿,一般无体腔积液,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部分患者可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等程度以上的高血压,可出现眼底出血,渗出,甚至视盘水肿,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甚至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在非特异性病毒和细菌感染后病情可出现急骤恶化,慢性肾炎患者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肉眼血尿,管型增加,水肿加重,高血压和肾功能恶化,经适当处理病情可恢复至原有水平,但部分患者因此导致疾病进展,进入尿毒症阶段。
慢性肾炎可因病损的性质不同,病程经过有显著差异,从首次发现尿异常到发展至慢性肾衰,可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高血压,感染,饮食不当,应用肾毒性药物及持续蛋白尿等,均能加速慢性肾炎进入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临床一般分3种类型:
1.慢性肾炎-普通型:为最常见的一型,患者可有无力,疲倦,腰部酸痛,食欲不振,水肿时有时无,一般不甚严重,常伴轻度到中度高血压,面部虚黄,苍白,眼底动脉变细,有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尿检可见中等度蛋白尿(少于3.0g/d),尿沉渣有红细胞和各种管型,肌酐清除率降低;酚红排出减少,尿浓缩功能减退及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出现氮质血症,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沉增快,血浆白蛋白稍低,胆固醇稍高,此型病程缓慢进展,最终可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2.慢性肾炎-肾病型:为慢性肾炎常见的一型,突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无选择性蛋白尿),每天排出尿蛋白尿超过3.5g/dl,高度水肿和血浆白蛋白降低,通常低于3g/dl,高胆固醇血症,超过250mg/dl,尿沉渣检查,可有红细胞及各种管型,血压正常或中等度持续性增高,肾功能正常或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均减低,患者可有贫血,血沉明显加快,此型肾炎经适当治疗,病情可以缓解。
3.慢性肾炎-高血压型:除上述一般慢性肾炎共有的表现外,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等以上程度的高血压,而且对一般降压药物不甚敏感,常引起严重的眼底出血或絮状渗出,甚至视盘水肿,视力下降,并伴有肾脏损害的表现,尿检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及尿沉渣明显异常,此型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不良。 上述临床分型不是绝对的,各型之间有交叉和相互转变。有的病人兼有类肾病型与高血压型的表现,可为混合型。

病因

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直接迁延或临床痊愈若干年后再现)。慢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但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制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占有重要作用。本病病因不明。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少数慢性肾炎可能是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演变而来,但大部分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来,而由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而成,起病即属慢性肾炎。
该病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①系膜增殖性肾炎:免疫荧光检查可分为IgA沉积为主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和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
②膜性肾病;
③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④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⑤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检查

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常有轻、中度蛋白尿,同时伴有血尿,红细胞管型,肉眼血尿少见,多为镜下持续性血尿。
2.血液检查 早期变化不明显,肾功不全者可见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沉明显加快,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轻度增高,血清补体C3正常。
3.肾功能检查
①内生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轻度下降,尿浓缩功能减退。
②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早期基本正常,随病情加重BUN,Scr逐步增高,当其高于正常值时,证明有效肾单位已有60%~70%受损害。对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更有价值。
其他辅助检查:
1.腹部X线平片 肾脏明显缩小,表面不光滑。
2.B超 早期双肾正常或缩小,肾皮质变薄或肾内结构紊乱,B超检查可帮助排除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和尿路梗阻性疾病。
3.肾穿刺活检 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可见相应的病理改变。

诊断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2.AIport综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患者有眼(球型晶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3.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
(1)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1g/d,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2)急性肾炎:有的慢性肾炎起病时较急,很像急性肾炎,但大多没有急性肾炎的特征表现:前驱感染距肾炎1~3周、一过性补体C3下降、自愈倾向,有助于鉴别。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呈血压明显增高的慢性肾炎需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即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鉴别,后者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并发症。
5.慢性肾盂肾炎 多有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史、并有影像学及肾功能异常者,尿沉渣中常有白细胞,尿细菌学检查阳性可资区别。

治疗

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红细胞或轻微尿蛋白为目标。可采用下列综合治疗措施。 
(一)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二)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旷酮酸。(三)应用抗血小板解聚药 大剂量双嘧达莫(300~400mg/d)、小剂量阿司匹林(40~300mg/d)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以往有报道服用此类药物能延缓肾功能衰退,但近年来多数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并未证实其确切疗效,目前结果显示对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有一定降尿蛋白作用。 
(四)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鉴于慢性肾炎为一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程度、临床表现和。
(五)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中药等)均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肾功能恶化,应予以避免。

预后

慢性肾炎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将至慢性肾衰竭。病变进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病理类型为重要因素,但也与是否重视保护肾脏、治疗是否恰当及是否避免恶化因素有关。慢性肾炎最终将导致慢性肾衰竭,但其病变进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主要与其病理损害类型及有否并发症(特别是高血压)、是否重视保护肾脏及治疗是否恰当有关。病理类型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者,常可迅速发展为严重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感染、血容量不足,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可加快发展成慢性肾衰竭。一般从首次发现尿异常到发展至慢性肾衰竭,可历时10~20年以上。为了确定慢性肾炎的肾小球病变的性质,需要作肾活检,这对于估计预后有好处。

预防

由于少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演变而来的,所以预防原则首先要积极处理原发病
①避免感染、劳累等加重病情的因素。
②严格控制饮食,保证充足营养。
③积极控制和治疗并发症。
④慎用或免用肾毒性和易诱发肾损伤的药物。
⑤使用中医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用传统的中医疗法改善和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健康问答

  • 慢性肾炎如何预防?
    医生头像
    许吉成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由于少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演变而来的,所以预防原则首先要积极处理原发病,①避免感染、劳累等加重病情的因素。 ②严格控制...饮食,保证充足营养。 ③积极控制和治疗并发症。 ④慎用或免用肾毒性和易诱发肾损伤的药物。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蛋白尿  肾脏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许吉成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4729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0月09日 14:2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