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肝衰竭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别名: 小儿肝功能衰竭   小儿重型肝炎   小儿暴发性肝炎   小儿暴发型肝炎   pediatric fulminant hepatitis   pediatric Liver function failure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肝脏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症状: 恶心且食欲减退   呕吐   腹胀   黄疸  
多发人群: 乙肝患者  
治疗手段: 药物 小儿肝移植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小儿肝衰竭常见症状有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呕吐)、皮肤黏膜黄染进行性加深、尿色进行性加深、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等)为主要共同临床特点,还可有低热、各种并发症相应的表现等,具体临床表现因小儿肝衰竭的不同分类存在一定差异。
1.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精神错乱、意识模糊、睡眠障碍、定向力和理解力减低等)。
2.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期限为15日——26周,除症状体征与急性肝衰竭相同特点外,黄疸迅速加深,由于疾病的病程延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如:腹水、腹腔感染、肝性脑病等,患者会出现腹胀、浮肿、意识障碍。诊断上也分为腹水型或脑病型。
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既往有慢性肝病表现,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表现,临床症状比急性肝炎起病要重。
4.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有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各种并发症表现。

病因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首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常引起慢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儿童肝衰竭还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
1.宿主因素:
1)有众多证据显示宿主遗传背景在乙型肝炎重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清除、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硬化及肝癌等疾病表型的遗传因素研究较多,但对重型乙型肝炎遗传易感性研究较少。仅有的少量研究资料大多来自亚洲人群,是采用候选基因——疾病关联研究策略。主要针对涉及乙型肝炎免疫反应通路的几个基因,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素—10、维生素D受体、人白细胞抗原(HLA)等;
2)宿主免疫在肝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以CTL为核心的细胞免疫在清除细胞内病毒方面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造成细胞凋亡或坏死的主要因素
2.病毒因素:
1)病毒对肝脏的直接作用。我国以乙型肝炎患者居多。研究表明,细胞内过度表达的HBsAg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及功能衰竭。HBV的x蛋白也可引起肝脏损伤,在感染早期,x蛋白使肝细胞对TNF—α等炎性介质更敏感而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重型乙型肝炎发病有关。
2)研究表明,HBV基因变异可引起细胞坏死,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
3.毒素因素:
严重肝病患者,由于库普弗细胞功能严重受损,来自门静脉的大量内毒素未经解毒而溢人体循环。内毒素可直接或通过激活库普弗细胞释放的化学介质引起肝坏死,且是其他肝毒物质(如半乳糖胺、CCI4和乙醇等)致肝坏死的辅助因素,因而可导致肝衰竭的发生。
4.代谢因素:
各类慢性肝病患者皆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微循环障碍,血液难以进出肝脏,无法保证对肝细胞的营养供应。胃肠道吸收的营养成分难以进入肝脏,消化不良;吸收在血液中的药物难以进入肝脏与肝细胞接触,无法有效发挥药物疗效;代谢废物难以排出肝脏,成为毒素,滞留于肝脏,导致肝细胞损伤,而加快肝病进展。

检查

1、血清学检查:
1)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一般均超过171.0µmol/L(10mg/dl),平均每天增长17.1µmol/L(1mg/dl)或更多,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2)酶胆分离:重症肝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显著下降,与胆红素上升呈分离现象,即“酶胆分离”。
3)血氨基酸测定:支/芳氨基酸比值正常时其摩尔比为3∶1——4∶1,重症肝炎者降至1∶1——1.5∶1以下。
4)前白蛋白测定:肝衰竭会影响蛋白质合成,白蛋白在体内半衰期约为20天,前白蛋白仅为1.9天,因而其在患者血中浓度下降出现较早。
2、凝血象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轻症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60%,重症常低于40%。
3、B超声检查:
可监测肝、脾、胆囊、胆管等器官大小、超声影像,及有无腹水、肿物等。
4.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
了解造成肝衰竭的具体病毒类型,如HBV或HCV阳性,则进一步行病毒定量检测,评价病毒复制程度
5.肝功能检查:
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肝脏合并储备能力
6.脑电图检查:
肝性脑病早期,患儿即表现特异性脑电图波形,如慢波、三相波,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助于早期发现肝性脑病。
2.凝血象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对诊断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轻症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60%,重症常低于40%,示预后不良。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检测:红细胞形态异常,呈三角形、芒刺状或有碎片,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指标。如发现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增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则有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3.病原学检测
应用酶联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病毒性肝炎相关抗原或抗体,或DNA探针杂交检测病毒核酸确定病原,必要时通过肝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病毒抗原和病毒核酸。对并发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应多次进行血培养等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可监测肝、脾、胆囊、胆管等器官大小、超声影像,及有无腹水、肿物等。   
2)脑电图检查 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即表现异常。   
3)肝活体组织检查 采用1s针刺负压吸引技术进行肝活体组织检查,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对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能协助确诊,或有助于判断预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有广泛严重坏死者预后不佳;细胞肿胀型者预后较好。

诊断

小儿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小儿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其诊断标准分别如下:
1.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度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
①极度乏力,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
③出血倾向明显,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
④肝脏进行性缩小。
2.亚急性肝衰竭:
起病较急,2~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
①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
③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
④出血倾向明显,PTA≤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
①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TBil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
③出血倾向,PTA≤40%(或INR≥
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④失代偿性腹水;
⑤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
4.慢性肝衰竭: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
①血清TBil明显升高;
②白蛋白明显降低;
③出血倾向明显,PTA≤
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④有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等表现;
⑤肝性脑病。

治疗

目前小儿肝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原则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措施和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小儿肝衰竭患者诊断明确后,应进行病情评估和重症监护治疗。有条件者早期进行人工肝治疗,视病情进展情况进行肝移植前准备。
(一)内科综合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
1)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
2)加强病情监测处理,建议完善PTA/INR,血氨及血液生化的监测,动脉血乳酸,内毒素,嗜肝病毒标志物,铜蓝蛋白,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以及腹部B超(肝胆脾胰、腹水),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3)推荐肠道内营养,包括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饮食,提供每公斤体质量35——40 kcal总热量,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经肠道蛋白摄入,进食不足者,每日静脉补给足够的热量、液体和维生素。
4)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并酌情补充凝血因子。
5)进行血气监测,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特别要注意纠正低钠、低氯、低镁、低钾血症。
6)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及肠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2.病因治疗
肝衰竭病因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包含发病原因及诱因两类。对其尚不明确者应积极寻找病因以期达到正确处理的目的。
1)病毒性肝炎:对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病因学治疗,目前主要针对HBV感染所致的患者。对HBV DNA阳性的肝衰竭患者,不论其检测出的HBV、DNA滴度高低,建议立即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应注意晚期肝衰竭患者因残存肝细胞过少、再生能力严重受损,抗病毒治疗似难以改善肝衰竭的结局。
2)药物性肝损伤所致急性肝衰竭:应停用所有可疑的药物(皿),追溯过去6个月服用的处方药、中草药、非处方药、膳食补充剂的详细信息(包括服用、数量和最后一次服用的时间)。
APAP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应用NAC亦可改善结局。
3)确诊或疑似毒蕈中毒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可考虑应用青霉素G和水飞蓟素。
3.其他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衰竭中的使用:目前对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尚存在不同意见。非病毒感染性肝衰竭,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其适应证,可考虑使用泼尼松,40——60 mg/d。其他原因所致肝衰竭前期或早期,若病情发展迅速且无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者,也可酌情使用。
2)促肝细胞生长治疗:为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酌情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1(PEG1)脂质体等药物,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确定。
3)微生态调节治疗:小儿肝衰竭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益生菌减少,肠道有害菌增加,而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肝衰竭患者预后。根据这一原理,可应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乳果糖或拉克替醇,以减少肠道细菌易位或降低内毒素血症及肝性脑病的发生。
(二)人工肝支持治疗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小儿肝衰竭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三)肝移植
1.肝移植是治疗中晚期小儿肝衰竭最有效的挽救性治疗手段。当前可用的预后评分系统有MELD等对终末期肝病的预测价值较高,但对急性肝衰竭意义有限,因此,不建议完全依赖这些模型选择肝移植候选人。适应证:(1)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晚期肝衰竭,经积极内科综合治疗和(或)人工肝治疗疗效欠佳,不能通过上述方法好转或恢复者;(2)各种类型的终末期肝硬化。
2.移植肝再感染肝炎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1)HBV再感染: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预防方案是术前即开始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术中和术后长期应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联合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治疗,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等。近年发现对成功预防术后HBV再感染者可单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且部分患者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获得持久性抗体(抗一HBs)。
2)HCV再感染:目前对于HCV感染患者肝移植术后肝炎复发,建议肝移植术前开始进行理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术后再感染率,但相应的严重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增高。术后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药物预防,尚无定论。小分子物质如蛋白酶抑制剂的上市为其提供了新的选择,但仍待研究证实。

预后

从内科治疗来讲,有两类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完全恢复,急性肝炎恢复期,就不留下任何痕迹,第二种情况,就是变成一个坏死的后期的肝硬化。

预防

肝衰竭预防的办法就是积极地治疗原发病,尽可能的减少肝硬化、原发病肝癌等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肝衰竭的发病率,除了控制原发性以外,还要控制一些诱发因素,另外,不恰当使用中药会诱发肝衰竭。急性肝硬化以后,它的生存期就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我们需要对这类病人进行一些软肝以及保肝方面的措施。

健康问答

  • 小儿肝衰竭吃什么好?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小儿肝衰竭饮食应限制蛋白质(尤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有昏迷前征象者则应严格禁食,其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异,一般为3~5天,昏迷情况好转后...逐渐进食,先从少量碳水化合物开始,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食物。禁食期间每天热量应不少于125.5~167.4kJ/kg(30~40kcaL/kg)。适量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以补充营养。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95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5日 16:5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