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HBOCS)是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是指一个家族中有 2个一级亲属或 1个一级亲属和 1个二级亲属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并具有遗传倾向。
别名: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症   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  
英文名:
发病部位: 乳腺   卵巢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妇科肿瘤科  
症状: 卵巢癌   乳腺癌  
多发人群: 家族聚集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口服药物
并发疾病: 恶病质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临床上判断一个乳腺癌或卵巢癌患者是否是HBOC, 主要方法是详细询问家族史,并进行详尽的家谱分析。要 特别注意家族中肿瘤患者的人数和关系、发病年龄、肿瘤部 位、病理类型和预后等。判断肿瘤是否具有遗传倾向主要 考虑以下几点:
1.肿瘤发生的年龄早,多在45岁左右或 更早。
2.肿瘤多发生在双侧乳腺或卵巢,或者在一侧乳 腺或卵巢有多于一个的肿瘤发生部位。
3.有多个患癌的 亲属。
4.同时患有乳腺癌和卵巢癌。有时明确区分家 族性和遗传性癌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采用基因分析来确定。

病因

目前本病的研究已达到基因水平,大量证据表明和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很大的关系:
正常生理状况下,BRCA1和BRCA2:基因编码蛋白抑制 肿瘤的生长,BRCA1,或BRCA2:基因发生突变,就有可能发生 乳腺癌或卵巢癌。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发现,这两个基因的 突变明显增加了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目前已经发 现的BRCA基因突变种类有数百个之多。不同家族BRCA 基因的突变种类不同,与各自突变相关的癌的风险系数也 不同。目前已证实,约45%遗传性乳腺癌和80%的乳腺癌 伴卵巢癌的患者中有BRCA。基因的突变。与散发性乳 腺癌比较,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 加4—6倍,而发生卵巢癌的风险则增加10倍。

检查

由于基因突变的杂合性和对错义突变意义的判定,基 因突变的检测和筛查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主要采用的有 单链构象多态分析(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异源双链 核酸分子测定、化学裂解错配、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杂 交、蛋白截断试验及直接测序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多是 以PCR为基础,并需要采用电泳技术,比较繁琐和复杂,费 用较高。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仍是PCR—SSCP。Hacia 等。叫发展了一种DNA芯片技术,筛查45kb的BRCA.外显 子11的突变,这种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通量和低成本的检测 基因突变的方法。 众所周知,卵巢癌尚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的手段。目 前,对于有BRCA基因突变携带的高危妇女每年一次或者 每半年一次的血清CA,笛以及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 被认为是最佳的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最好从25~35岁开 始。

诊断

具有下述特点的患者 和家族,在临床上需要考虑遗传倾向的可能,需要 进行风险评估: 
1.肿瘤发生的年龄早,多在 45 岁左右或更早;
2.发生双侧乳腺癌,或在同一女 性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两种肿瘤
3.有两名或以 上亲属患乳腺癌和/或卵巢癌; 
4.家族中出现男 性乳腺癌。
再结合专业的基因咨询及基因测试,综合诊断本病。

治疗

1:加强监测:对于 HBOCS家系高危女性中要 求保留生育和卵巢内分泌功能者,以实施密切监测 为主。
2:预防性药物治疗:对于要求保留卵巢内分泌 功能的高危女性可以选择预防性药物治疗。口服避 孕药 是遗传性卵巢癌预 防性药物治疗中惟一被文献报道有效的药物。
3:预防性手术:目前预防性卵巢切除术被认为 是降低 HBOCS及相关妇科恶性肿瘤发病风险最有 效的方法: 。有学者建议高危妇女最好 在 35岁之前生育完成后立即进行预防性卵巢切除 术,来降低卵巢癌发病率。

预后

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 HBOCS患 者整体生存质量将有重大的意义。并且随着 PARP 抑制剂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将来 PARP抑制剂有可 能用于预防 BRCA突变的高危女性发生 HBOCS,这 将是历史性的突破。

预防

卵巢癌尚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的手段。目 前,对于有BRCA基因突变携带的高危妇女每年一次或者 每半年一次的血清CA125,笛以及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 被认为是最佳的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最好从25~35岁开 始。

健康问答

  • 家族中有好几个亲属患有乳腺癌,是不是本人患病的几率很大啊?
    医生头像
    薛双峰 副主任医师 新沂市人民医院 - 普外科
    是有遗传倾向的,最好平时注意检查彩超。另外,可以做个基因检测。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薛双峰

新沂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512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5月25日 13:0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