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

平山病于1959年被首次报道,既往认为该病是运动神经元病一种亚型的观点已改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该病为与青春期脊柱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一种屈曲型脊髓病,是脊柱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的一种新疾病。
英文名: Hirayama disease; 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
发病部位: 颈椎   颈脊髓  
多发人群: 青年   青春期   男性  
治疗手段: 颈围制动 手术治疗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并发疾病: 颈椎功能紊乱   颈部肌肉劳损   脊髓型颈椎病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典型的平山病表现为青春早期隐匿发病,多数在15~17岁起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约为20︰1),进展数年(一般不超过5年)后停止发展,但亦有二次波动的报道。主要症状表现为一侧手及前臂的无力(右侧稍多见),随后出现手部肌肉萎缩,以小肌肉(大小鱼际肌、骨间肌)显著。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该侧前臂肌肉不同程度的萎缩(一般尺侧较明显),严重时前臂可呈斜坡样改变,少数可累及上臂,亦可累及对侧上肢,但呈不对称性。多数患者可出现“寒冷麻痹”,即患肢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无力症状明显加重;震颤在安静状态下多不出现,但在患侧手指伸直时常可发生;受累肢体腱反射较对侧正常或偶见降低,以肱三头肌腱反射降低相对多见,一般无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无锥体束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症状。

病因

平山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以往有学者认为平山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亚型,近来研究已否认此说法,认为平山病是一种屈性脊髓病。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脊髓动力学说,无论是平山病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配戴颈托防止颈椎前屈的治疗评价,还是神经电生理相关评价均一定程度上支持脊髓动力学说。有些学者根据尸检结果及影像学部分表现,亦支持血管因素在平山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生长发育因素也被认为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平山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并不完全清楚。现有的多项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研究均证实颈椎屈曲在平山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脊髓动力学说)。同时无论是国内同道的临床报道,还是我们基于大宗病例的临床观察均发现,平山病患者的起病年龄与生长发育高峰存在密切关系(多于生长发育高峰后1~2年起病),结合平山病患者屈颈位MRI的典型表现,目前推测认为青春期颈椎长度获得明显增加,其绝对值远大于脊髓长度变化,从而造成了颈椎长度与脊髓长度的不匹配(生长发育学说)。

检查

平山病各种生化检查如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等及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细胞学及免疫球蛋白)均无明显异常。以前虽有研究报道免疫异常可能参与其发病,但临床上并没有特异性检查方法。肌肉活检可发现典型的局灶性神经源性肌萎缩,严重者可有继发性肌肉病变,但与运动神经元病有所不同。

颈椎X线检查除可见部分患者生理曲度变直外,无其他异常发现。脊髓造影虽可发现相应节段脊髓轻、中度萎缩,但目前临床上已基本为更为理想的MRI检查所取代。此外,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该疾病临床诊断中亦有重要价值。

常规中立位颈椎MRI检查T1、T2加权像常可见颈髓下段轻至中度萎缩,有时还会显示颈髓变直、正常生理前曲消失等。屈曲位颈椎MRI检查一般可见颈髓下段扁平、前移,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后方间隙增宽。由于硬脊膜牵拉前移,硬膜外腔内压力下降,致使硬膜外静脉丛被动扩张,形成脊髓后、硬脊膜外间隙新月形空白信号影(“膜-壁分离”现象)。此显像在T1加权像与脊髓信号相同,在T2加权像呈高信号,且伴有弧线形血管流空信号。当头部放回中立位时,硬脊膜外间隙空白信号影消失。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平山病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手段。针肌电图检查常提示下颈段(通常为C7、C8、T1节段)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常以症状侧或双侧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不成比例降低(尺神经 CMAP 降低>正中神经 CMAP降低)为主要表现,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检测则通常无明显异常。

诊断

平山惠造对平山病临床诊断标准为:①临床表现:青春早期隐袭起病,男性多见;局限于上肢远端,手指及腕无力,伴有手和前臂远端肌群萎缩;寒冷麻痹和手指伸展时出现震颤;症状局限于单侧或以一侧明显;不伴有明显感觉异常、颅神经损害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起病后数年内病情进行性加重,但约85%患者病情在5年内停止发展。②辅助检查:肌电图检查显示萎缩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对侧无萎缩的同名肌也可见神经源性损害,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临床影像学显示颈椎X线平片正常,但脊髓造影有时可见下段颈髓轻度萎缩。③判断标准:对具备“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各项者可作出肯定判断;对缺少“临床表现”中1项(除进行性加重),但具备“辅助检查”各项者,可作出“可能”诊断;对缺少“临床表现”中2项(除进行性加重),但具备“辅助检查”各项并排除其他可能相关疾病者,可作出“可疑”诊断。

随着颈椎MRI检查的临床开展,有学者近期报道认为常规中立位颈椎MRI和屈曲位颈椎MRI典型表现对平山病诊断必不可少,即颈椎MRI典型表现结合常规肌电图典型表现为临床诊断必备条件,国内学者提出了平山病新的临床诊断标准(华山诊断标准), 该标准强调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三者结合,有利于实现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具体内容为:(一)临床表现:(1)青春期隐匿性起病,男性多见;(2)以上肢局限性肌肉萎缩、无力为主要表现,手部和前臂尺侧肌群萎缩多见,多为单侧或以一侧为主;(3)寒冷麻痹和手指伸展时出现震颤;(4)无颅神经损害及下肢等其他部位肌肉萎缩等表现。(二) 影像学检查:(1)与中立位颈椎MRI相比,屈颈位MRI见下颈段脊髓明显前移、脊髓前间隙变窄或消失、横断面图像脊髓变扁;(2)屈颈位MRI T2加权像脊髓后方可见“膜-壁分离”现象(新月形高信号影);(3)颈椎正侧位X线片无椎体分节不全等明显发育异常表现,部分患者可伴颈椎前凸消失或轻度后凸等曲度不良表现。(三) 电生理检查:(1)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受累肌肉均为神经源性损害;(2)受累部位均局限于中下颈段、呈节段性表现;(3)上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异常表现;(4)无颅神经及脊髓胸、腰、骶段神经受损表现。

鉴别诊断:
平山病是以上肢肌肉萎缩、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局部异常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故临床上需要与颈椎或颈脊髓常见疾病,以及引起上肢肌肉萎缩的常见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主要包括颈椎病、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脊髓内肿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上肢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等。基于好发年龄、结合颈椎MRI、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较好的将平山病与脊髓空洞症、脊髓内肿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疾患进行临床鉴别;而临床上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较好的明确或排除上肢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 但对于伴有不同程度上肢肌肉萎缩的少部分颈椎病以及起病早期的运动神经元病,有时易于平山病混淆,临床鉴别需要从起病年龄、伴随症状、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多个角度考虑。 

治疗

(一)保守治疗 
      平山病的保守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长期佩戴颈托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长期佩戴颈托治疗是最早提出的平山病治疗方法之一,由于颈托限制了患者的屈颈运动,因此也阻止了“膜-壁分离”现象的产生,从而有效地遏制病情进展。目前认为对于病程< 4年且症状在近6个月内仍有持续进展者可尝试采用颈托治疗。 
      目前,对于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平山病尚缺乏相关临床研究明确何种药物、剂量及使用方式更为有效,但绝大多数专家组成员推荐该治疗措施作为可供选择的平山病保守治疗方式之一。

(二)手术治疗
     目前,手术治疗已成为平山病治疗的又一主要手段。通过手术治疗可有效限制颈椎的异常屈曲、扩大硬膜囊容积,进而消除异常的“膜-壁分离”现象。但由于部分平山病患者存在自限性、平山病致病机制复杂、并非所有平山病患者术后病情进展均会停止等因素,因此,平山病的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临床主要手术适应证:①患者症状在长期佩戴颈托治疗后仍然持续进展;②患者无法配合长期佩戴颈托治疗;③患者症状自限后再次出现进展。 
    《平山病临床诊疗规范国际指南》中指出,目前专家组推荐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后路硬膜成形术作为可供选择的平山病手术治疗方式,但目前尚缺乏证据证实上述哪种手术方式更适合平山病的手术治疗。

预后

平山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情通常在发病 2~5 年后会停止进展,具有相对较好的临床预后。但有研究认为部分平山病患者可能出现“二次波动”,即经过一段时间得平稳期后再次出现症状的进行性加重,对于该部分患者往往出现比较严重的功能障碍。如进展期坚持佩戴颈围或通过手术干预通常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部分患者手部肌力可以得到部分恢复。

预防

由于平山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故目前缺少确切的有效预防措施。理论上,青春期前后增加营养补充、加强颈项部肌肉锻炼、避免颈部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等具有一定的预防价值。

健康问答

  • 平山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医生头像
    王洪立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骨科
    虽然有零散报道提示平山病可能与一定的基因存在一定关联,但目前该类报道极少。而且临床上出现平山病家族聚集现象极为罕见,故目前并无足够证...据证实平山病为遗传性疾病。下拉查看详情
  • 平山病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吗?
    医生头像
    王洪立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骨科
    目前越来越多的报道证实平山病手术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前路单纯钢板内固...定术、颈椎后路减压+硬膜悬吊成形术等。但需要指出的是平山病的手术干预必须严格把握临床指征,并不是所有的平山病患者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病情轻微、或已进入平稳期、以及能够坚持佩戴颈围的平山病患者均不需要考虑进行手术干预。下拉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更多
  • 平山病只会影响手部肌肉吗?
    医生头像
    王洪立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骨科
    对于病程晚期或病情较重的部分平山病患者,前臂尺侧肌肉萎缩并不少见。另外,有部分学者报道少数平山病也可出现上肢近端肌肉(三角肌、肱二头...肌)萎缩为主的临床表现,但对于该种类型临床诊断需要尤为慎重。 少数病程较长的平山病患者,不仅会出现明显的上肢远端肌肉萎缩,同时出现脊髓明显受损的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膝反射活跃或亢进、Hoffmann征阳性。MRI检查可发现下颈段脊髓明显萎缩变细、脊髓内出现异常信号等脊髓严重损伤的相关征象。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平山病临床诊疗规范国际临床指南. 中华骨科杂志, 2019,39(8):452-457..

王洪立, 郑超君, 金翔, 吕飞舟, 马晓生, 夏新雷, 朱巍, 姜建元*. 平山病华山诊断标准与临床分型. 中华骨科杂志, 2019,39(8): 458-465..

王洪立,姜建元*,吕飞舟,陈文钧,马昕,马晓生,夏新雷. 平山病诊断与治疗.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32(4):228-230..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罗建华

阳春市人民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896

编辑历史: 3

最近更新:2020年02月03日 13:1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