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英文名: Acute bacterial diarrhea
发病部位: 肠道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症状: 畏寒发热,腹痛、腹泻   黏液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恶心呕吐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并发疾病: 中毒性休克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急性细菌性痢疾分型临床表现:  
1.、轻型 (非典型) 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腹痛较轻、腹泻次数少,里急后重不明显,病程短。
2.、普通型 (典型) 急性起病,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每日 10 余次至数 10 次,量少,初为稀便,迅速变为黏液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3、中毒型 2~7 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中毒症状多发生于发病 24 小时内,突起寒战、高热,有时体温不升,病初常无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用生理盐水洗肠检查粪便有多数白细胞及红细胞。可分以下 3 型: 
(1)休克型:表现为循环衰竭。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冰冷、发绀、血压下降、少尿。可伴有意识障碍、DIC、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2)脑型:表现为脑水肿甚至脑疝。头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有瞳孔大小不等、昏迷、惊厥及呼吸衰竭。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病情最严重,病死率高。

病因

急性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由志贺菌属或痢疾杆菌引起,通过粪口传播的途径感染而致病;导致痢疾的痢疾杆菌,还会造成菌血症;

检查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急性菌痢白细胞总数可轻至中度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达(10~20)X10^9/L,慢性病人可有贫血表现。
2、大便常规:粪便外观多位黏液脓血便,镜简可见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和少数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可有助于诊断。
二、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以确诊,在使用抗菌药物前手机新鲜标本,取脓血部分及时送检和早期多次送检均有助于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2、特异性核酸检测:采用核酸杂交或聚合酶链式反应(RPC)可以直接检查粪便中的痢疾杆菌核酸,具有灵敏度高、特意性强、快速简便、对标本要求低等优点,但临床少用。

诊断

多发病于夏秋季,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患者密切接触史;起病急,发热、腹痛、黏液便或脓血便,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里急后重±全身中毒症状; 血常规(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大便常规(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和少数红细胞),粪便培养(痢疾杆菌)。

治疗

1、一般治疗 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 2 次阴性为止。适当卧床休息。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2、对症治疗 退热、补液(口服补液盐、生理盐水、5% 葡萄糖盐水或林格氏液)、纠酸(5% 碳酸氢钠注射液)、解痉(尽可能减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忌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如洛哌丁胺 (盐酸氯苯哌酰胺)、苯乙哌啶、樟脑酊、盐酸哌替定、可待因、吗啡等。 
3、病因治疗 用药前留取粪便培养,依药敏结果选药。在药敏回复前可经验选用以下抗菌药物: 环丙沙星 0.5 g 口服 bid; SMZ/TMP 复方甲噁唑片 160/800 mg 口服 bid,疗程 3d,免疫缺陷者疗程为 7 天。

预后

轻型、普通型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中毒型预后稍差,如抢救及时也可转危为安。

预防

控制传染源与切断传播途径,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  管饮食、消灭苍蝇),对疫点进行消毒,对健康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控制传染源与切断传播途径,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 管饮食、消灭苍蝇),对疫点进行消毒,对健康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73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2月12日 20:55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