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鳃裂囊肿

鳃裂囊肿(branchial cyst)多数认为系由胚胎鳃裂参与组织所形成。囊壁厚薄不等,含有淋巴样组织,通常覆有符曾鳞状上皮,少数则被以柱状上皮。
别名: 腮裂囊肿  
英文名: branchial cyst
发病部位: 鳃裂  
就诊科室: 口腔科  
症状: 颈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细小瘘口   挤压时可有少许白色分泌物   可触及条索状物   颈部或腮腺区无痛性肿块   面瘫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感染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本病属先天性疾病,显著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认为男女发病率相当,左右侧无差别。从出生至85岁均有报道,以30岁左右多见。鳃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瘘管多在婴儿期被发现,而囊肿则容易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生。鳃裂瘘一般发现早,症状典型,多为颈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细小瘘口,挤压时可有少许白色分泌物,也可触及条索状物向深部走行。鳃裂囊肿生长缓慢。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偶然发现颈部或腮腺区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或时大时小。鳃裂囊肿上皮可癌变。疾病危害 鳃裂囊肿容易反复感染,诊治不当容易复发,二次或多次手术引起瘢痕粘连,增加手术难度,更加难以根治,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可能导致焦虑等心理不适。

病因

囊肿的囊壁薄厚不等,含有淋巴样组织,通常多覆有复层鳞状上皮,少数被以柱状上皮。囊壁内淋巴样组织炎症可产生纤维化,使囊壁增厚。关于鳃裂囊肿的病因学仍有争论,但大多赞同下列鳃源性学说: 
1.鳃器上皮细胞的残留。 
2.鳃沟闭合不全。 
3.分隔鳃沟与咽囊的闭膜破裂。 
4.鳃器的发育异常。 
5.颈窦存留。 以上几种因素也可同时存在。还有作者因囊肿标本大部分有淋巴组织而提出“良性淋巴上皮囊肿学说”,认为是一种囊性淋巴结病变或称“良性淋巴上皮囊肿”。人胚第4 周初出现鳃弓, 左右对称, 第4 周末可见第1~4 对鳃弓出现, 第5 对鳃弓在人类罕见形成, 第6 对鳃弓也发育不全。相邻鳃弓之间有鳃沟, 共5 对。第1 对鳃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 参与颜面的形成。第2 对鳃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 第2 鳃弓向尾侧增长迅速, 逐渐覆盖3、4 鳃弓, 第2 对鳃弓与下方其他鳃弓之间的腔隙, 称为颈窦。不久颈窦闭锁, 颈部形成。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颈窦不闭合, 留有残余的上皮组织, 即可形成鳃裂囊肿。

检查

1.CT检查 
 不仅可以准确定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大小、是否合并感染等都能准确诊断。鳃裂囊肿通常表现为沿胸锁乳突肌上、下走行,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块影,中心密度低,不强化,但囊壁(边缘)可强化,境界清楚。若病变位于颈前三角区,第二鳃裂囊肿最多见。若囊壁增厚,边缘不光滑,强化扫描可见囊壁明显强化,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晰,囊内容物密度增高,提示囊肿有感染。 
2.核磁共振检查 
该检查同CT一样能够提供病变部位及范围等信息。根据其囊内容物性状(蛋白含量)不同而呈不同信号值。一般在T1WI呈均匀低信号、边界清楚,T2WI呈均匀高信号;囊内信号升高或囊壁增厚,周围组织间隙欠清,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囊壁有强化,提示感染。 
3.B超检查 
多于胸锁乳突肌上1/3深面及前缘,相当于下颌角水平的颈动脉三角内探及圆形肿块。显示内部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若囊肿合并感染时,囊内呈低弱回声暗区,分布不均。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毛糙。 
4.针吸穿刺 
对孤立性囊肿或合并囊肿的瘘管可以采用针吸穿刺进行病检。既可了解肿块是否为囊性,又可通过抽出的内容物来判断性质。囊肿的内容物多样化,可为乳白色,灰白色,黄褐色,豆渣样,稀薄或黏稠,含或不含胆固醇结晶。 通常穿刺可抽出黄白色或灰黄色黏液或浓稠上皮样分泌物,病检常可见胆固醇晶体,如镜下见到鳞状上皮及其角化物或柱状上皮即可确诊

诊断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穿刺抽液、B超及CT、核磁共振检查等不难作出诊断。对于难以解释的颈部肿块,复发性颈部感染亦应考虑到本病。病理学显示鳃源性囊肿被覆上皮有两种, 来自鳃沟者属外胚层鳞状上皮, 源于咽囊者属内胚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也有同时衬以上述两种上皮者。上皮下富有淋巴组织, 甚至有淋巴滤泡及生发中心形成。若感染出血, 囊壁纤维化增厚, 壁内有大量胆固醇结晶及异物巨细胞反应, 囊壁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 囊肿、窦道、瘘管三种情况可以互相转换。如反复感染、导致肉芽、疤痕形成,使瘘管的一端或两端封闭,可转变为瘘道或囊肿;反之,囊肿也可向咽内或颈侧皮肤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

治疗

如有急性感染或脓肿形成,须引流脓肿,控制感染感后择期手术。 
1.非手术治疗 
采用一些腐蚀性药物如高浓度的三氯醋酸、碘酒等烧灼瘘管或电灼,也可注射硬化剂试图使得瘘管或囊肿封闭,一般认为此方法效果不稳定,不能根治,且甚容易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临床较少应用。 
2.手术治疗 
目前认为,完整切除囊肿及瘘管是惟一有效的根治方法。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可暂观察。若反复感染者,应感染控制后,最好于下次感染发作前或瘢痕形成之前进行;切口的选择应尽量利于全部病变的切除。孤立性囊肿完整切除不困难,但勿使囊肿破裂,如破裂须彻底切除囊壁,并一并切除其周围的筋膜等结缔组织,同时应充分冲洗创面,以免有脱落的上皮残余。瘘管或囊肿合并瘘管的切除较难。关键在于彻底切除囊壁包括内外瘘口在内的全部上皮组织。

预后

鳃裂囊肿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以后预后较好,极少出现恶变。但是鳃裂囊肿或鳃裂瘘术后易复发,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防止囊肿复发。

预防

鳃裂囊肿是先天性疾病,对此疾病我们在后天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癌变。这就要做到:在早期要以治疗为主,平时做好这些防护的措施,避免长期一系列并发症。鳃裂囊肿的治疗是不能离开手术的,想要清除囊肿就要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

健康问答

  • 鳃裂囊肿的症状有哪些?
    医生头像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外科
    本病属先天性疾病,显著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认为男女发病率相当,左右侧无差别。从出生至85岁均有报道,以30岁左右多见。鳃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瘘管多在婴儿期被发现,而囊肿则容易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生。鳃裂瘘一般发现早,症状典型,多为颈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细小瘘口,挤压时可有少许白色分泌物,也可触及条索状物向深部走行。鳃裂囊肿生长缓慢。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偶然发现颈部或腮腺区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或时大时小。鳃裂囊肿上皮可癌变。疾病危害 鳃裂囊肿容易反复感染,诊治不当容易复发,二次或多次手术引起瘢痕粘连,增加手术难度,更加难以根治,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可能导致焦虑等心理不适。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腮裂囊肿  口腔科  手术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宪付

随州市中医医院 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776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4日 19:2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