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1.诊断依据:根据急性起病的发热、头痛、呕吐,查体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即应考虑本病。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包括脑脊液细菌涂片检出病原菌、血细菌培养阳性等。
2.鉴别诊断:耳源性脑膜炎患者有明显的中耳炎急性发作史,外耳道有脓液或肉芽堵塞。乳突X线片显示,60%以上可见胆脂瘤破坏空洞。本病起病缓慢,短期很少发生败血症和昏迷,在临床上易与结核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混淆,其鉴别如下。
(1)结核性脑膜炎:多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灶,起病缓慢,头痛逐渐加重,体温38℃左右。病人躁动不安,神志淡漠,可有第3、6颅神经麻痹,脑脊液放置稍久可有纤维蛋白薄膜形成,细胞数数十至数百,多为淋巴细胞,蛋白增多,氯化物减少,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可查出结核杆菌。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流行传染史,多在冬末春初发病,小儿及青年多见。起病急剧,有高烧、头痛、恶心、呕吐,角弓反张,短期内即进入谵妄、昏迷状,常出现败血症体征。脑脊液浑浊或呈脓性,涂片或培养可检出脑膜炎双球菌。
上述两种病人若同时患有慢性中耳炎,则难鉴别。除详细询问病史外,还必须认真进行全身系统检查。做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是鉴别的重要手段。
治疗
1.手术治疗:耳源性脑膜炎一经确诊应急行乳突根治探查。首先清除病灶,脑膜暴露时应将骨缺损边缘扩大至正常脑膜,以便建立引流,表面复有坏死肉芽,膨隆而无搏动时,应做脑穿刺排除脑脓肿。术后应给以足量的抗菌素治疗。
2.药物治疗:国内报道,颅内并发症的感染病菌70%以上为杆菌,故应首选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待细菌培养做出药敏结果后,再选用特效药物。
3.全身治疗:在全身方面,应注意营并增强患者抵抗力。患者常有昏迷、呕吐等症状,多需输液以维持营养;必要时给予小量多次输血。此外如适时的腰椎穿刺,降低脑压,亦为治疗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