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并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
英文名: hyperthyroidism
发病部位: 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症状: 高温、心率失常、食欲减退、焦虑、烦躁  
多发人群: 老年人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心力衰竭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典型的甲亢危象 
(1)体温骤升。高热是甲亢危象的重要特点,与重症甲亢不同,使用普通的退热措施无效。 
(2)患者倾向于出现各种快速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 
(3)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4)精神神经障碍、焦虑、烦躁、精神变态、嗜睡,最后甚至陷入昏迷。
2.先兆危象 因为危象期死亡率高,多因休克、心力衰竭等,临床提出先兆危象的诊断。先兆危象是指:
(1)体温在38~39℃之间;
(2)心率在120~159次/min,也可有心律不齐;
(3)食欲不振,恶心,大便次数增多,多汗;
(4)焦虑、烦躁。 
3.不典型甲亢危象 不典型甲亢或原本就有全身衰竭、恶液质的患者。通常没有上述典型表现,而表现下列某一症状,如: 
(1)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2)恶心、呕吐、腹泻、黄疸。 
(3)精神病或淡漠、木僵、极度衰弱、嗜睡、反应迟钝、昏迷 
(4)体温过低,皮肤干燥无汗。

病因

以前甲亢危象多在甲亢手术后发生,主要因为手术应激及挤压甲状腺致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循环所致。自从甲亢术前用药物准备以来,手术后甲亢危象大为减少。目前见到的甲亢危象多为有诱因的内科性危象,比如感染,其他的有劳累、受惊、外科手术、药物反应等。

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血清T3、T4、rT3升高,FT3和FT4增高更明显些,只有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时,对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2.电解质 大多数患者会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比如: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 
3.心电图 各种快速心律失常。

诊断

甲亢危象和危象前期的诊断标准   危象前期 危象期 体温 脉率 出汗 神志 消化道症状 大便 <39℃ 120~159次/min 多汗 烦躁,嗜睡 食欲减退,恶心 便次增多 >39℃ >160次/min 大汗淋漓 躁动、谵妄、昏睡、昏迷 呕吐 腹泻显著 体重 降至40~45kg以下 本病需与某些常见老年病鉴别: 
1.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者 
2.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房扑等患者 
3.急性肠胃炎患者 
4.肝性脑病患者 

治疗

1.一般治疗 
(1)全身支持疗法:静脉输液来保证水解质和酸碱平衡。给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有心力衰竭时需注意补液速度及补钠量。并需应用强心剂。肝功能受损及黄疸时应用保肝药。给氧,必要时进行辅助呼吸。 
(2)积极治疗诱发因素:有感染时,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来预防二重感染。 
(3)退热镇静:应该使患者处于凉爽、通风环境中,并进行物理降温。对清醒的患者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冬眠。注意不宜用水杨酸类退热剂降温,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甲亢危象患者的病情。但要慎用。 
(5)积极防止并发症及监护重要脏器功能,在抢救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休克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并予积极处理。 
(6)口服抗甲状腺药物 
2.择优方案 
(1)使用硫尿类抗甲状腺药,其中丙硫氧嘧啶(PTU)为最佳。经口服或胃管鼻饲治疗。一般大剂量口服此类药使危象基本控制后再逐渐 减量至甲亢常规治疗剂量。
(2)口服或静脉滴注无机碘。 
(3)使用抗交感神经药物

预后

甲亢危象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般经3~7天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者预后良好。病程进入昏迷休克,或淡漠型甲亢危象者死亡率高。

预防

1.对于甲亢患者的直系亲属要定期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发现甲亢应及时进行治疗。 
2.甲亢病患者应采取系统正规治疗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控制病情。 
3.甲亢患者术前必须准备充分。 3.食用加碘食盐。

健康问答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头像
    柳涛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脾胃病科
    甲亢患者的热能需要量比正常人高,摄入量比常人高;蛋白质需要量比正常人高,但不宜食用过多的动物蛋白; 应增加钙、磷的供给量,适量补充可...预防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淀粉的食物;应避免食用刺激、辛辣食物,如干姜、辣椒、咖啡、酒类。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柳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脾胃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353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5月02日 17:4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