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阻滞患者常无症状,也可有轻度心悸、乏力感以及“漏跳”,心脏听诊可发现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漏跳”(长间歇)。如果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的阻滞,连续发生心搏漏跳,而且无逸搏出现,则可出现头晕、晕厥、昏迷、阿-斯综合征等。另外,尚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神经张力增高、颈动脉窦过敏、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病、洋地黄中毒和高钾血症。
主要行心电图检查。窦房传导阻滞根据心电图特点可分为一度、二度、高度、三度窦房传导阻滞。
1、体表心电图无法显示窦房结电活动,因而无法确立一度窦房传导阻滞的诊断。
2、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的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
3、二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时,长的PP间期为窦性PP间期的整倍数。
1.治疗窦房传导阻滞主要是治疗原发病。
2.对暂时出现又无症状者可进行密切观察 不需特殊治疗,患者多可恢复正常。
3.对频发、反复、持续发作或症状明显者 可口服阿托品0.3~0.6mg,3次/d;或静脉注射、皮下注射阿托品0.5~1mg。口服麻黄碱25mg,3次/d。口服异丙肾上腺素(喘息定)10mg,3次/d。
4.严重病例可将异丙肾上腺素1mg加于5%葡萄糖200ml或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
5.对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并且药物治疗无效者 应及时安装植入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窦房阻滞如为偶发者,多系功能性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所致,频发或发作时间持久者多为器质性所致。心室率大于50次/min、持续时间短、无晕厥、无阿-斯综合征发作者,一般预后好。如为老年人或晚期心脏病患者频发或持久的窦房传导阻滞,如无逸搏心律,则可发生阿-斯综合征,预后差。
本病的预防应主要预防基础疾病,避免应用引起心律过慢的药物。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