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脐疝

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为脐疝,即脐部的可复性肿块为脐疝,实际上真正通过脐环突出于体表的疝只是脐疝的一部分,另有一些脐疝实质上是脐旁疝。发生于婴幼儿时称为先天性脐疝,而成人中则以女性多见。
别名: 脐旁疝  
英文名: umbilical hernia
发病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普外科   小儿普外科  
症状: 脐部可复性肿块  
多发人群: 儿童   女性   老年  
治疗手段: 手术 腹腔镜手术
并发疾病: 肠梗阻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婴儿脐疝以易复性者居多,通常在脐带脱落后数天或数周脐部出现一半球形肿块,啼哭时可感到其频频膨胀性冲击。疝环大小约1cm左右,很少超过2cm。
成人脐疝的疝块通常在脐的上份或下份。病人因受突出的大网膜的牵扯而感到上腹不适或隐痛,有时还可有恶心甚至呕吐。由于疝门组织较坚韧而边缘较锐,成人脐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转为绞窄的进程较快。嵌顿、绞窄者可发生腹部绞痛和其他急性肠梗阻表现。

病因

婴儿脐疝多属先天性,系出生时脐环未闭,加上反复啼哭所致。成人脐疝多数是后天性者,且以脐旁疝为主,发病率远低于婴儿脐疝。脐旁疝的疝门并非脐环而是紧靠脐环上缘或下缘的白线上的裂隙,发生于脐上部者多于脐下部者。过于肥胖、多次妊娠、肝硬化失代偿后大量腹水者多见。经脐旁作小戳孔的各类腹腔镜手术术后发生的脐部戳孔疝可以类比脐疝。

检查

1. B超:超声检查即可明确脐疝缺损大小,同时可以大体明确内容物是否为肠管及是否嵌顿。

2. CT: 必要时需要CT检查进一步明确疝内容物及其活力。

诊断

临床上发现脐部或稍偏上、下方有肿块突出于体表,咳嗽时肿块有冲击感,回纳后可扪及脐部皮下脐环处缺损,诊断即可成立。B超或CT可辅助诊断。 脐部嵌顿时可能需要和脐部感染等鉴别。

治疗

婴儿脐疝可用胶布粘贴硬物于脐环防止疝块突出半年观察效果,对长期应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成人脐疝无自愈可能,应尽快手术。手术方法主要有三种。
1. 开放性组织缝合修补术:游离疝囊、回纳内容物、结扎疝囊颈后,适当游离疝门周围组织,酌情分层横向或纵向缝合疝门及临近各层组织。复发率稍高。
2. 开放性假体材料修补术:可采取层上、层下或腹腔内网片修补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3. 腹腔镜假体材料修补术:主要是腹腔内网片修补术,应用假体材料覆盖脐部缺损后,采取悬吊、钉合或两者结合方式固定网片。

预后

脐疝术后是否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与缺损大小、周围组织强度、修补方法、修补层次、修补材料、手术规范性、术后护理及腹内高压因素控制情况、是否继发感染、营养状况等有关。

预防

预防脐疝主要靠尽量防止或积极治疗控制慢性咳痰、打喷嚏、便秘、腹水下等等腹内高压因素,避免重体力劳动,控制体重避免体重急剧变化。

健康问答

  • 发现脐疝时间不长,疝块比较小,年龄却比较大,身体条件欠佳,是不是就不要手术了?
    医生头像
    钟明安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总院 - 疝与体壁外科
    脐疝由于疝环口组织比较坚韧且边缘锐利,导致脐疝相对容易嵌顿,嵌顿又往往出现在突发咳痰、腹胀等疾病而身体状况更糟糕的时候,使疾病治疗变...得非常凶险,因此,脐疝更应该及早手术治疗。下拉查看详情

外部链接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钟明安

上海市东方医院总院 疝与体壁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511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0月18日 16:3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