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胃内异物

胃内异物是常见的急症, 传统处理方法是紧急外科手术取出异物或口服某些食物促使异物自然排出,但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随着内镜技术的进展和设备的普及, 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逐渐开展。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胃  
就诊科室: 普外科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内镜下治疗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急性胃穿孔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症状与异物种类密切相关,如无小型钝性异物,可无异常症状,或伴有恶心等不适,如未尖锐异物,有导致急性胃穿孔的可能,此时可表现出急性腹痛,伴有腹肌紧张,腹部压痛等表现,部分患者可伴发寒战、发热等,如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的表现。

病因

1.婴幼儿组消化道异物 大都为医源性异物。
2.儿童多出于好奇心理与无知,将平时接触的玩具、硬币、发夹等物放入口中玩耍, 不慎吞下所致, 但儿童却很少见到有食物性异物, 这是因为儿童在进食时大多能有家人较好照顾, 很少发生食物骨刺及食物团块嵌顿的情况。
3.在少年和青壮年中, 以故意吞服异物者占多数。此类异物多种多样, 大部分为体积巨大、 形状复杂和危险性大的锋利器物( 如玻璃、刀片、铁钉、铁 丝等) , 取出困难, 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4.中年人群中 由于安装义齿者逐渐增多, 因此发生义齿嵌顿患者多。
5.老年人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反应速度慢、胃肠道功能降低,易出现食物团块的嵌顿,加之 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合并有基础病变,如食管吻合口狭窄、上消化道肿瘤等,容易发生较大食物团块的梗阻。

检查

1.常规方法先进行X线检查,目的是判断有无适合胃镜取异物的指征。主要观察三点:一是判断异物的位置, 如异物到达十二指肠降段以下时, 胃镜无法接近异物, 不应再进行内镜取异物的尝试;二是判明异物嵌顿的状态, 如异物纵轴的方向、与消化道管壁的关系等; 三是排除气腹征。
2.不应吞钡造影检查,因为可以遮盖异物, 影响后续的内镜取异物。对可透X线的异物必要时可以选用泛影葡胺造影,对鱼刺、骨头、义齿等 尖锐异物嵌顿时, 不能让患者按传统方法吞服韭菜、棉花等多纤维物质, 避免遮盖异物和使其锐利端更深地刺入消化道管壁而发生严重并发症, 同时也会增加胃镜取异物的难度。
3.纤维内镜检查 纤维内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X线不能显示的非金属异物,凡有确定的异物吞入史便应常规纤维内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4.纤维内镜检查:纤维内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X线不能显示的非金属异物,凡有确定的异物吞入史便应常规纤维内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诊断

消化道异物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X 线和内镜检查。金属异物可作X线检查,确定是否有异物存在及其位置。非金属异物建议胃镜检查确诊。

治疗

1.当尖锐异物穿透消化道管壁或刺入管壁外组织、器官时, 应视为胃镜取异物的禁忌证。只要无上述禁忌证者, 绝大多数异物是可以经胃镜取出的。很多异物如刀片、鞋底 钢板、打火机、闹钟发条等体积较大、形状复杂的异物经合理选择辅助器械、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和适当方法后都是可以成功取出的。
2.内镜取异物时要根据异物的形状特点、内镜和辅助器械条件、异物 所处消化道位置以及患者情况综合考虑, 采取不同方法, 以保证异物顺利取出, 避免并发症发生。
3.一般处理原则为:细条形、薄片状异物如针头、牙签、橡皮筋等可用活检 钳夹住拖出; 长条形、有棱角等不易滑脱的异物, 如鸡骨、 肉团、铁块、橡皮、打火机等可选用圈套器; 球形、比较光滑的异物, 如玻璃球、硬币、纽扣等适合用三爪钳、网篮取出。
4.部分异物由于出现嵌顿、不能被抓牢、易损 伤消化道管壁等原因致取出失败, 部分患者仍需接受外科手术。
5.对于尖锐异物穿透胃壁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者,积极手术治疗。

预后

一般来讲,无严重并发症的胃内异物经治疗后预后均好。

预防

1.加强儿童看护,防止外源性异物误入胃内;
2.精神病患者或有自杀倾向者,注意提防其取某些物品入口;
3.避免过量进食鲜柿子、鲜黑枣以及某些食物。

健康问答

  • 柿子与胃结石有何关系?
    医生头像
    冯智军 主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介入科
    以柿子为例,柿子含有大量鞣质,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能结成不易溶解的分子较大的鞣质蛋白,沉淀在胃里逐渐形成结石。有的要1~2个月,快的只...要1~2个小时就会结石。所以吃柿子、黑枣,一是不要在空腹的情况下吃,二是不要同各种含酸性的水果一块吃,如桔子、猕猴桃等,三是吃柿子前后不要吃含蛋白高的食物如肉类等,四是一次不可吃得过多。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冯智军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介入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49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30日 11:4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