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化学液体吸入

化学液体吸入包括有机溶剂吸入和脂质类吸入。有机溶剂吸入常见汽油吸入、苯吸入、甲醇吸入等,脂质类吸入常见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吸入等。吸入后中毒,主要造成呼吸系统的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全身症状甚至死亡。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多部位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多发人群: 有机溶剂吸入以从业者多见   脂持类吸入多见于儿童及慢性病患者  
治疗手段: 内科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窒息   肺水肿   肝功能异常   心功能不全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一、有机溶剂吸入:有机溶剂大多具有挥发性,故引起中毒的 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吸入。有机溶剂吸入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 中毒,导致多个脏器的损害。常见的吸入中毒有:
1.汽油吸入中毒:
(1)急性中毒:是由于吸入高浓度的汽油蒸气所致。以神经和 精神症状为主,可伴有呼吸道症状。
①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肢体震颤、 步态不稳、视物模糊、酒醉感等轻度麻醉作用。可出现哭笑无常、 兴奋不安等情绪反应及轻度意识障碍。还可出现流泪、咳嗽、眼 结膜充血等黏膜刺激症状。 
②重度中毒:可出现谵妄、昏迷、抽搐或肌肉痉挛。少数 可引起脑水肿、精神失常或中枢性高热。同时可发生咳嗽、咯血、 胸痛、胸闷、气急和发热等支气管炎、肺炎表现,肺部听诊有呼吸音粗糙、干罗音或湿罗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及 渗出性胸膜炎表现。心律失常及肝肿大、血尿等心肝肾功能损害 可见。
(2)慢性中毒:主要由汽油慢性吸入所致。 
①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乏力、食欲减退、 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易激动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症状。 
②重度中毒:四肢麻木,关节酸痛,步态不稳,眼睑、舌、 手指震颤,言语迟钝,视力减退等。后期可发生类似癔病或精神 分裂症等表现,也可出现周围神经或脑神经麻痹。
2.苯吸入中毒:
(1)急性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轻者呈酒醉样, 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幻觉、哭笑无常及呼吸 道黏膜刺激症状。重者意识丧失、肌肉痉挛或抽搐、血压下降、瞳 孔散大,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少数患者可有心室颤动。 
(2)慢性中毒:除影响神经系统外,还影响造血系统。 
①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 合征;个别晚期病例可有感觉障碍及不全麻痹;亦有引起多发性 神经炎、脊髓炎、视神经炎、癫痫和精神症状。
②造血系统:造血系统异常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粒细胞明显减少易致反复感染,血小板减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女性患者有月经过多。严重患 者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最严重的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引 起白血病多在长期高浓度接触后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或红自血病为多,而慢性白血病较少见。
3.甲醇吸入中毒:
(1)急性中毒:多由于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甲醇蒸气所致。潜 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潜伏期内可有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口 苦及醉酒感。发病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头痛、头 晕、表情淡漠、昏睡,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不清、共济失调,甚至 出现谵妄及惊厥。视力模糊常较早出现,较严重者有眼球压痛、畏 光、视力减退、复视,眼前有跳动性黑点、飞雪或闪光感,可致 双侧永久性失明。检查可见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光反射迟钝或 消失,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充血、视网膜水肿,甚至视神经萎缩。 胃肠道症状以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较为多见。代谢性酸中毒 可表现为深而快的呼吸。死亡多是中枢性呼吸衰竭所致,心动过 缓、呼吸暂停常提示预后不良。 
(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 状和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等眼部表现。
二、脂质类吸入:大多数误吸脂类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常规胸片检查 时才发现。少数患者有咳嗽及胸痛,严重者可有进行性呼吸困难, 听诊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若长时期大量吸入油脂蒸气,可引起 两肺弥漫性纤维化,最终导致肺心病,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病因

1、有机溶剂常是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或副产 品,属于工业性毒物。有机溶剂大多具有挥发性,故引起中毒的 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吸入。有机溶剂吸入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 中毒,导致多个脏器的损害。
2、脂质类一般是指动物脂类、植物油和矿物油等。动物脂类主 要包括牛奶、奶制品和鱼肝油,误吸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喂 食时;植物油吸入往往发生在进食或呕吐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 组织损伤;矿物油常被用作润滑剂,故吸入多见于患有便秘的老 年人。对于食管疾病及神经疾病引起吞咽困难的患者也容易发生 脂质类吸入。脂质类吸入主要引起脂质性肺炎。

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慢性中毒者可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等。
2、X线:可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部斑片影或大片渗出影,累及胸膜者可见胸腔积液等表现。
3、其他:可有血尿、肝功能异常(黄疸、谷丙转氨酶升高等)、心电图异常(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失常等)、呼吸困难者动脉血气PaO2下降等。

诊断

根据明确的化学性液体吸入史,并出现相应中毒症状,结合胸部X线等一般可明确诊断。但应注意,对于有基础病史,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功能不全等,应注意排除吸入诱发可能。

治疗

一、汽油吸入中毒处理:
1.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有条件者给予氧气吸入。 
2.葡萄糖醛酸内酯有一定解毒作用,每次100mg,每日2~3次,肌注或静注。
3.吸入性肺炎的治疗:可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应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考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10mg,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每日1次。 
 4.对症及支持治疗:脑水肿者可常规应用甘露醇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及镇静剂。注意保护心肝肾功能,禁用肾上腺素药物。慢性中毒可注射高渗葡萄糖,补充维生素B及维生素C。
二、苯吸入中毒处理:
1.迅速脱离中毒现场,注意保暖。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葡萄糖醛酸内酯100~200rag肌注或静注,可与苯的代谢 产物酚类结合而达到解毒目的。甘草、黄芩煎服,也有一定解毒作用。 
 3.对症及支持治疗: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250ml静注,每 日4次,氢化考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lO~20mg静滴;出现肺水肿时应用利尿剂、氨茶碱进行处理;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对于造血系统损害应给予相应治疗;周围神经炎可应用B族维生 素、理疗及针灸治疗;抗休克治疗中禁用肾上腺素制剂,以免诱发室颤。另外,对于慢性中毒还需综合性对症处理。
三、甲醇吸入中毒的处理:
1.迅速脱离有毒环境,给予保暖和吸氧。 
 2.解毒治疗:乙醇具有较强的竞争醇脱氢酶作用,可延缓甲醇中毒。可使患者饮用高度酒,并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如果患者已呈明显抑制状态,禁用乙醇治疗。应用美蓝0.1g 口服,每日3次,共用2~3日,也有一定疗效。 
 3.纠正酸中毒:早期应用碱性药物有肯定疗效。一般可先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5%碳酸氢钠适量静点,以后可根据血气分析随机调整剂量,待血液pH值正常后可改为口服碳酸氢钠 1.0g,每日3~4次,维持3~4日。
 4.透析治疗:能较快排出体内毒物,当血中甲醇大于100mg/dl时,应积极进行透析。对于病情危重者,常可挽救生命。 
 5.眼部治疗:急性期应勿使眼睛受到光照。有眼底损害者可应用甘露醇及激素常规治疗。视神经萎缩按眼科治疗原则处理。 
 6.对症治疗:防止休克、脑水肿等并发症。
四、脂质类吸入中毒:
1.清除吸入物:对于明确为脂质类吸入时,应让患者置头低脚高位进行体位引流。 
 2.对症及支持治疗:对于有缺氧表现的患者应及时给氧吸入。肺部出现感染时可给予有效抗生素,必要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有其他症状者可进行相应处理。 
 3.脂质类吸入引起的肺纤维化及肺心病患者,应行相应的治疗。

预后

轻症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预后好,可完全恢复。中者可因呼吸衰竭等死亡。慢性者常因慢性肺部病变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逐渐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等。

预防

1.加强管理,加强从业者的劳动防护。
2.家庭中化学溶剂应放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以防孩子误服。
3.喂食儿童及卧床脑血病患者时,应注意方法,以免误吸入气管。
4.尤其从业者,一旦出现误吸引起呼吸道症状者,应立即脱离原环境,及时就医,以免延误造成严重后果。

健康问答

  • 常见的化学液体吸入有哪些?
    医生头像
    韩顺利 副主任医师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 肺科
    化学液体吸入包括有机溶剂吸入和脂质类吸入。有机溶剂吸入常见汽油吸入、苯吸入、甲醇吸入等,脂质类吸入常见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吸入等。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顺利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肺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58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16日 10:0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