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胃型哮喘

胃型哮喘是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哮喘,或合并有胃食管反流并因其诱发和加剧的 哮喘称为胃型哮喘,最早于1976年由Mays提出。胃型哮喘的特征是其哮喘与胃食管 反流有关,抗反流治疗后哮喘缓解或 消失。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胃   下呼吸道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症状: 喘鸣   烧心与反酸   呛咳  
多发人群: 成人  
治疗手段: 内科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呼吸困难   缺氧症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胃型哮喘的临床特征为:
①频繁发作哮喘、呛咳;
②哮喘顽固,支气管扩张药及皮质 激素治疗无效或加剧;
③查不到明确的病因;
④伴有消化道症状,如胸骨后烧灼感或烧 心、反胃、上腹部痛、呕吐后或过饱饮食易诱发哮喘;
⑤抗反流治疗后,哮喘随胃食管反 流减少而减轻。
 (一)气道表现:发作性哮喘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哮喘多于夜间或清晨发作,患者可在睡梦中被憋醒,立即坐起,伴有或不伴有呛咳,轻者则很快缓解。重者则需求助于医生。有时呛咳出少许痰液后,哮喘可缓解。也有患者在睡眠中因窒息样咳嗽而惊醒,继之出现哮鸣音。哮喘多呈频繁性发作,有时较为顽固,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差,亦可因此治疗而哮喘加剧。呕吐、反胃、饱餐或进酸性食物时亦易诱发哮喘。 抗反流和抑酸治疗,可使哮喘减轻或消失。发作时轻者可仅有呼气性气速,两肺或单侧肺部有散在性哮鸣音。重者两肺满布哮鸣音,不用听诊器就可闻及。可伴有颈静脉怒张、发绀和大汗。心电图、胸片检查均可正常。有些患者可仅表现为哮喘,无胃食管反流的症状,或轻微因注意力集中于哮喘而被忽视。 
 (二)消化道症状:胃食管反流患者继发的哮喘,其消化道症状常先于哮喘发作前数年出现,亦可同时如现;慢性哮喘继发胃食管反流患者,其消化道症状常在哮喘反复发作后出现,少数患者可同时或相继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烧心或剑突下烧灼感,反胃和胸痛等。

病因

Bafish等认为胃食管反流是诱发和促进内源性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由 于哮喘与胃食管反流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迄今为止胃食管反流与哮喘相关的机制及其因果关系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
(一)直接机制:酸性胃内容物的肺吸入,直接引起化学性刺激,可诱发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哮喘。
(二)神经反射机制:迷走神经反射是胃型哮喘的重要机制。胃酸反流可由迷走神经介导的反射促发支气管收缩,炎症食管中的酸性物质作用于暴露的受体,然后通过迷走神经使支气管的高反应进一步加强。

检查

1.确定胃食管反流检查:
①食管气钡造影有食管炎。
②食管镜和食管粘膜活检确 定有食管炎。
③下食管括约肌张力测定小于0.8kPa(6mmHg)。
④24 小时食管pH监测证实有酸反流。上述前2项中任何1项加后2项即可诊断胃食管反 流。
2.确定哮喘辅助检查:激发试验阳性,即酸性液体流入气道,支气管痉挛作用增加两倍以上。

诊断

临床诊断根据发作性哮喘患者伴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一般即可诊断胃型哮喘。哮 喘患者有下列情况应疑有胃食管反流,需进一步检查
①难治性哮喘,对各种治疗效果不佳又找不到原因者;
②对激素产生严重依赖者;
③体位改变时,出现烧心、胸骨后烧灼感、胸部压榨感、憋闷、反胃、上腹正中疼痛;
④夜间发作性呛咳、喘息;
⑤呕吐后容易出现咳嗽、喘息;
⑥进酸性食物或饮料容易发生咳喘;
⑦过量饮食后易引起咳嗽、喘息等。
胃型哮喘诊断标准为哮喘患者伴有下列阳性指标着:
①食管气钡造影有食管炎,可推测有胃食管反流。有高位反流提示易发生呼吸道吸入;
②食管镜和食管粘膜活检确定有食管炎;
③下食管括约肌张力测定小于0.8kPa(6mmHg),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④24小时食管pH监测证实有酸反流。上述前2项中任何1项加后2项即可诊断胃食管反流。

治疗

胃型哮喘的治疗多推荐用阶梯疗法。
第一阶段一般治疗:包括睡觉时抬高床头15~20cm;避免进餐过饱及紧束腰带;避免过冷过热及刺激性食物;避免长时间增加腹压的动作及姿势;戒烟和酒;肥胖者减肥等。
第二阶段药物治疗:对一般治疗反应不佳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胃食管反流进行处理。当胃食管反流控制后哮喘或消失或减轻。抗胃食管反流常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和胃复安等。在抗反流同时给予酸抑制剂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拮抗剂治疗。
第三阶段治疗:对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抗反流手术治疗。 
 哮喘的治疗:成人酸反流性哮喘可吸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吸入β受体激动剂、 或吸入抗胆碱能药,可适当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等治疗。停用氨茶碱等药物。婴幼儿酸反流性哮喘可用吸入性类固醇制剂或支气管扩张剂,禁用茶碱类和β受体激动剂。

预后

1.病人的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儿童哮喘和青少年哮喘的预后较好,而老年性哮喘预后较差。
2.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哮喘的病情越重,其预后就越差。

预防

 1.对少数因肥胖引起胃食管反流者应酌情减肥。
 2.饮食上应尽量避免产生胃酸过多的食物。
 3.必要时需考虑抗反流手术治疗。

健康问答

  • 胃型哮喘的原因是什么?
    医生头像
    韩顺利 副主任医师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 肺科
    胃型哮喘的原因是胃食管反流。但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机制有关: (一)直接机制 :酸性胃内容物的肺吸入,直接引起化学性...刺激,可诱发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哮 喘。 (二)神经反射机制 :迷走神经反射是胃型哮喘的重要机制。胃酸反流可由 迷走神经介导的反射促发支气管收缩,炎症食管中的酸性物质作用于暴露的受体,然后 通过迷走神经使支气管的高反应进一步加强。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顺利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肺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015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01日 13:3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