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卡他莫拉菌感染

卡他莫拉菌一般不致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单独或与其他细菌共同引起机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中耳炎、肺炎,严重者脑膜炎等。其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该菌耐药率高,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用药。
别名: 卡他布兰汉菌感染   卡他微球菌感染   Neisseria catarrhalis infection   Branhemella catarrhalis infecti   卡他球菌感染   Micrococcus catarrhalis infection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呼吸系统  
症状: 咳嗽   咳痰   咽痛   脑膜炎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脑膜炎   其他败血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卡他莫拉菌能引起人类多部位的感染,不同部位 感染症状各异:
1.急性中耳炎:有发热、突发的耳痛,耳膜穿孔,穿孔后患耳有脓液流出疼痛可缓解,耳鸣、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
2.急性咽喉炎:急性起病,有时伴发热,有咽干、咽痛、声嘶、讲话困难等。检查口咽及鼻咽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及悬壅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壁红肿;表面可出现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并伴有压痛。有时伴发热,有咽干、咽痛、声嘶、讲话困难等。
3.支气管炎: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可有发热,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胸片见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等。
4.肺炎:常有发热、咳嗽、咳痰,可有胸痛、胸闷等。化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肺部X线检查见片状影等。
5.脑膜炎: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有颈项强直等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外观浑浊、脓样,白细胞计数在1000~10000/mm,少数病例更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占白细胞总数的90%以上。
6.亦可引起尿道炎、鼻窦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疾病。

病因

卡他莫拉菌是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中的一员,一般不致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肿瘤、放化疗后等,可生长繁殖感染人体而致病,可引起多系统病变。其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

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增高, 可有核左移。但免疫低下等机体反应较低者或老人等白细胞也可不高。
2.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的辅助诊断。肺炎常见肺部片状渗出影,支气管炎见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等。鼻窦炎可显示鼻窦黏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
3.细菌学检测应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尽早获得 标本并进行细菌学鉴定。传统方法是根据糖类的降解反应及硝酸盐还原试验,此法需要大量细菌,耗时长,且易出现假阳性。近年来不断推出快速、准确、简易的方法,如改良糖类降解试验、产色底物快速酶试验、丁酸盐油脂水解试验、丁酸酯酶试验。其中Bacto—TB水 解试验具有特异、实用、简单、费用低等优点,可对MC作出快速鉴定。基于IPS的血清学分型、B内酰胺酶蛋 白质等电聚焦、蛋白质外膜电泳谱均已用于MC的表 现型鉴定。最近基于核酸多态性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巨限酶(macrorestriction enzymes)和脉冲场凝胶电 泳技术也为细菌学检测提供了有力武器。菌株特异性 DNA探针也已试用于临床。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FIJA)和自动化核型分析系统用于临床分离菌的鉴定 发现,耐药MC为同种间的异质基因,是来自于某一克隆的成功繁殖。此外,利用PCR和16S rIWA基因测序可精确鉴定MC。同时测定3种或更多种常见致病菌的 多重(multiplex)IK;R技术也已经在临床应用。

诊断

根据各系统的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查等可判断感染发生的部位,细菌培养到卡他莫拉菌为确诊依据,应注意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感染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要依赖痰菌培养、生化鉴定 和涂片革兰染色,有条件者可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应注意与其他奈瑟菌科细菌相鉴别。

治疗

卡他莫拉菌所致许多感染均可口服抗生素治疗。 卡他莫拉菌对以下药物通常是敏感的: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复方磺胺甲嗯唑(新诺明)、四环素、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卡他莫拉菌也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注射用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对青 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 因此对卡他莫拉菌感染者,建议首选头孢唑啉或(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于喹诺酮类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不适于儿童患者。此外,对于原发病的治疗,增强抵抗力、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等亦十分重要。 近年来产B内酰胺酶的卡他莫拉菌菌株在各地区迅速增加,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卡他莫拉菌株, 即使药敏实验对氨苄西林敏感也要避免应用氨苄西林,因为氨苄西林可诱导卡他莫拉菌产生β-内酰胺酶。据研究,90%以上的菌株能产生β-内酰胺酶,故应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抗生素治疗,而不应依据经验性用药。

预后

预后取决于基础病及所感染发病的部位。老年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致死亡。有资料表明,败血症者死亡率高达21%。

预防

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2.有基础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防治包括卡他莫拉菌在内的机会性感染。
3.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在卡他莫拉菌感染的预防中将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好的动物模型,疫苗的研制严重受阻。

健康问答

  • 哪些人易感染卡他莫拉菌?
    医生头像
    韩顺利 副主任医师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 肺科
    卡他莫拉菌是人体呼吸道中正常菌群中的一员,通常不致病,但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则可致机体感染发病。通常见于以下人群:久病体弱、营养不良...、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和激素、免疫缺陷患者、COPD、肿瘤及放化疗后等。故此类人群应积极预防包括卡他莫拉菌在内的机会性感染。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顺利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 肺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75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7月17日 18:2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