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消化功能紊乱

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均可引影响胃肠功能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胃   小肠   大肠   消化系统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中医消化科  
多发人群: 青年   女性  
治疗手段: 药物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营养不良   神经性厌食症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以胃表现为主的有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每遇情绪变化则症状加重。
2、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左下腹痛时可扪及条索状肿物,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等症状。
3、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4.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病因

1、精神因素 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大脑皮层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2、病理性原因 如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急性胃肠炎等等。进食后胃底容受舒张发生障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紊乱及内脏高敏等因素与发病有关。
3、饮食不规律 导致胃的蠕动功能紊乱,促进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导致胃炎或胃溃疡。

检查

1、血常规、免疫因子检查,肝肾功能,必要时做活组织病检。
2、胃肠道X线检查 显示整个胃肠道的运动加速,结肠袋加深,张力增强,有时因结肠痉挛,降结肠以下呈线样阴影。
3、胃镜检查。不论选用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均作为确诊排除是否有消化道器质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如果有溃疡消化性溃疡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边缘锐利,基本光滑,为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膜所覆盖,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略隆起。还可以检查是否有肿瘤。一般胃镜检查可有浅表性胃炎的表现。
4、结肠镜检 结肠黏膜无明显异常。

诊断

1、临床表现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全面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应先判断患者有无下列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包块、黄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2、对年龄在45岁以下且无“报警症状和体征”者,经验性治疗2~4周观察疗效,对诊断可疑或治疗无效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一步检查。
3、检查胃镜以及肠镜,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除外结肠癌、炎症性肠病、憩室炎、痢疾等。

治疗

1、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特殊食谱,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诱发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失眠、焦虑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应用饮食疗法、营养支持疗法、镇静安眠、解痉止痛综合治疗为主,
2、药物治疗.医生可根据病情对症使用理肠调胃安神剂、谷维素、消化酶、维生素B1、胃达喜、吗叮啉等治疗。镇静剂 可给予利眠宁、安定、氯丙嗪、苯巴比妥、眠尔通或谷维素等。促胃肠动力药 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选择性地服用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
3、对于有明显焦虑情绪的人可以采用心理治疗,其方法一般是解释、安慰、疏导、分析、认识、积极暗示和情绪转移,让患者真正认识病情、主动调节情绪、消除思想顾虑,提高疾病治愈信心。

预后

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主要是对情绪上产生影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后都很好。

预防

1、消化功能紊乱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不经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
2、健康饮食。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作用;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应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和辣椒酸醋等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饮食不过饱。
3、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健康问答

  • 经常腹胀,恶心,检查了胃镜有浅表性胃炎,反复发作,该怎么办?
    医生头像
    诸葛福艳 主治医师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全科
    你好,这种情况考虑是存在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平时注意酸辣食物不要吃,规律饮食,适当运动,需要慢慢调理的。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诸葛福艳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032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6月28日 17:0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