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肥胖性心肌病

肥胖性心肌病又名肥胖心脏综合征,是指肥胖病人除由高血压、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原因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心脏病理生理的改变。
别名: 肥胖心脏综合征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 充血   猝死   端坐呼吸   发绀   肥胖并痛性结节或脂肪块   弥漫性脂肪变性顽固性肥胖  
多发人群: 肥胖、缺乏运动者  
治疗手段: 终身间歇性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轻、中度肥胖虽可出现心室肥厚,但一般不出现循环瘀血的症状。
2.过度肥胖者,可出现进行性气急、端坐呼吸以及下肢水肿这些症状可在几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反复加重。如出现第——次症状时,测定心功能是正常的,尽管其症状反复发作10-15年,其心功能可一直长期保持相对良好,反之,如出现心功能减低,一般来说其预后差。
3.在有右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右上腹不适、腹胀等。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绀,颈静脉充盈,肺部闻及捻发样细湿罗音,心脏听诊可闻及收缩前期第四心音以及肺动咏瓣第二心音亢进。几乎每个过度肥胖者均可出现肝大、腹水以及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

病因

1.血流动力学异常:
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血流动力学异常为始动因素。肥胖者循环血量及心输出量增加,左心室壁在持续高压作用下,出现离心性肥厚,室壁增厚不能代偿心室扩张时,心室收缩功能就会下降。心肌逐渐发生重构,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并伴有间质胶原沉积,长期左心衰竭可使肺静脉压升高,最终出现肺动脉高压和有心衰竭。
2.代谢紊乱:
各种代谢紊乱也参与了心肌病变的发展过程。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使心肌细胞对脂肪酸摄取过度,心肌耗氧增加,脂肪酸代谢中间产物如长链非酯化脂肪酸、神经酰胺等积聚会损害心肌细胞。
3.炎症因素:
肥胖患者体内慢性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上调,保护心肌的脂联素被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功能紊乱,也都参与了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4.微血管和内皮细胞功能异常:
与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生有关。肥胖者内皮功能异常会引起小血管异常收缩和微血栓形成,微小心肌组织的梗死和再灌注损伤使心肌病变逐渐发展。

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通常表现为电轴左偏,或右偏伴肺型P波,低电压,有时出现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各种传导阻滞。
2.X线胸片:
可显示心脏扩大、肺部瘀血。
3.超声心动图:
可能有两种情形:室壁厚度伴心室腔半径增加,其比例及室壁张力正常,心功能亦正常;②心室腔半径增加超过心室壁肥厚的增加,往往有异常增高的室壁张力,其心功能是降低的。
4.实验室检查:
化验检查低氧血症,常伴有呼吸性酸中毒,但随着循环淤血的改善,可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诊断

 
重度肥胖者出现进行性气急、端坐呼吸及下肢水肿、X线胸片示心脏扩大、肺部瘀血,排除其他心脏疾患,可考虑肥胖性心肌病。

治疗

1.降低体重:
肥胖者通过降低体重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是治疗的关键采取低热量、低盐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等措施。长期坚持可使体重逐渐降低,血流动力学和高血压通过适当地减肥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心室肥厚是否能逆转,尚无证据曾有报道肥胖通气不足者,随着体重的减低,心电图的肺性P波以及V1——V3T波倒置、电轴右偏可恢复正常。
降低体重一般不采用禁食的方法,因为禁食可引起心肌的钾消耗,易导致心室颤动,同时还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使心肌收缩减弱严格禁食可发生低钠,血容量减少,造成交感神经活性的降低,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甚至晕厥。
2. 对症治疗:
有严重体肺循环淤血可给予利尿剂,心衰应及时吸氧和给予小剂量洋地黄。 肺动脉高压宜用异搏定。 房颤房扑宜用洋地黄控制心室率: 无心衰者可加用 β阻滞剂。 为防治静脉炎和肺栓塞可用小剂量肝素。 对低换气综合征者要 改善 呼吸功 能 ,纠正 呼吸性酸 中毒。 脑水肿 昏迷应及时给予脱水剂。

预后

本病预后不善。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心室肥厚是否能逆转,尚无证据。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参与室外活动,防止肥胖。
2.合理饮食,均衡营养,保持合理的体重。
3.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充分认识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积极行动起来,减掉多余脂肪。

健康问答

  • 肥胖性心肌病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1、 尽量少喝酒,以果子酒、啤酒为主; 2、忌用各种咸食和腌制品; 3、饮食不宜过饱; 4、尽量少抽烟。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99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8日 15:52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