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骨硬化病

骨硬化症(esteopetrosis)是一种以骨密度增高、破骨细胞缺乏或功能缺陷导致骨吸收障碍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
别名: Albers-Schonberg disease   阿耳伯斯·尚堡病   osteopathia condensans   Albers Schonberg disease   marble bone disease   Albers-Schonberg病   大理石骨病   大理石状骨病  
英文名: osteopetrosis;Albers-Schonberg disease
发病部位: 骨骼系统   血液血管  
就诊科室: 创伤骨科  
症状: 皮肤硬化   贫血   肝脾增大   脑水肿   视力下降或失明   眼球震颤等  
多发人群: 近亲结婚的子女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多在婴儿期发病,普遍性骨硬化,骨骼变 粗、变脆,骨折愈合后常致畸形、脑积水,骨孔变小压迫颅 神经,可出现耳聋、面瘫、视神经萎缩。 
(2)因骨髓组织萎 缩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贫血及有出血性倾向。 
(3)代偿性肝脾大。 
(4)常伴发鸡胸、脊柱侧弯、牙齿发育不全等。

病因

骨硬化病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目前其确切的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染色体突变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破骨细胞功能降低导致骨替代障碍所致,骨形成过剩导致骨髓腔明显缩小,骨皮质及松质骨明显硬化。颅骨硬化增生导致颅底各孔变小,引起颅神经压迫,可出现耳聋、面瘫、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骨髓腔狭窄、消失可致骨髓硬化性贫血,同时可影响髓夕造血系统,引起肝脾肿大。

检查

1.骨髓穿刺检查:多为干抽,骨髓因骨髓腔消失而致造血功能低下,镜检为再生障碍性骨髓像,髓外造血活跃,末梢 血可出现幼稚红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穿刺检查:多为干抽,骨髓因骨髓腔消失而致造血功能低下,镜检为再生障碍性骨髓像,髓外造血活跃,末梢 血可出现幼稚红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 
2.x线检查:X 线表现为骨骼浓厚致密,失去原有结构,无法区分皮质和 髓质,两端膨大呈杵状,全身大多数骨均可累及,由于骨 硬化过程可变缓或暂停,可见夹心面包椎体。此病以骨 骼X线(常以一侧长骨)为确诊依据,但多数患儿因骨折 或其他情况予X线检查发现。
3.血常规检查:外周血可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重症病例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末梢血液中可出现幼稚的红、白细胞。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增高。
4.血生化检查 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有些病人血清钙可增高。

诊断

全身大部分骨骼广泛性密度增高硬化,骨小梁增粗,模糊,骨皮质增厚,髓腔狭窄或闭塞。 
特征性X表现 
1.椎体呈“夹心饼干“样改变。 
2.骸骨翼呈同心扇形密度增高 3.掌、指骨常有界限分明的骨中 骨出现 4.颅骨改变以颅底骨质增生致密明显
鉴别诊断 须与某些化学元素如氟、铝、磷、铋、锶等慢性 中毒、点状骨硬化症、畸形性骨炎氏病、转移性 肿瘤、以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所致骨硬化等进行鉴别。

治疗

目前本病无特殊疗法,对良性型,一般给予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输血,加强护理,防止外伤性骨折,给予低钙并磷酸纤维素食物,可延缓骨硬化过程.对恶性型有报道用激素、骨髓移植治疗取得一些疗效。

预后

本病预后不良,多死于严重感染和出血。

预防

该病病因不明,但怀疑是先天性疾病的一种,所以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应做好婚前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健康问答

  • 骨硬化病饮食原则是什么?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饮食得宜,可以摄生、延年益寿,且可防病,留意营养公道调配饮食,对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的摄取要全面,不要偏食。

词条标签

骨硬化症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41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5月18日 15:3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