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患儿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体内产生了与红细胞自身抗原起反应的自身抗体,并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别名: 小儿获得性免疫性贫血  
英文名: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
发病部位: 血液系统  
就诊科室: 小儿血液科  
多发人群: 小儿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溶血性黄疸   急性肾功能衰竭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 常见症状:皮肤黏膜苍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纪大点的孩子会说自己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严重贫血会出现髓外造血的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2. 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异食癖;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3. 神经系统表现: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4. 心血管系统表现: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心衰。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

5. 上皮组织异常表现:指甲菲薄、脆弱、扁平、匙状甲,头发细黄,无光泽。

 

病因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因尚不明确,其分为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原发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目前尚未找到诱发因素。

2.继发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药物诱发因素:近来年有有报道称嘌呤核苷酸类似药、干扰素、奥美拉唑等药物使用的患者出现过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②输血因素:血红蛋白病患者反复输血容易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③同种异基因移植因素: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的不断增加,移植后发生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报道不断增加;此外,器官移植(肝、肾移植),亦可引起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④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霍奇金病等可引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⑤感染因素: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或疫苗接种等引起,病原体包括伤寒、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肝炎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风疹及肺炎支原体(非典型肺炎) 、螺旋体属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等。

检查

1、血常规:

多呈网织红细胞增高高的单纯性贫血,也可见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2、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

该实验是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的关键性检查,试验结果大多呈阳性,但极少数患者(2%——4%)试验结果始终阴性。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与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敏感性不强有关。

3、血象和骨髓象检查:

红细胞系统多呈反应性(代偿性)增加,即具有增生性贫血特点(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增加);外周血可出现数量不等的呵呵红细胞;骨髓涂片及活检示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

4、肝脏生化功能检查:

可见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多升高(以直接胆红素身高为主)。

5、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多呈阳性

6、X线胸片、B超等,检查是否有其他感染,如肺部感染等。其他根据临床需要选择。

诊断

1. 有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DAT阳性,除外其他类型的溶血,可诊断为温抗体型AIHA

2. DAT阴性,但临床表现较符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切脾治疗有效,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可诊断为DAT阴性的AIHA。

3. 有雷诺现象,冷凝集素效价显著增高,或DATC3型阳性、抗IgG阴性,可诊断为冷凝集素综合征。

4. 有血红蛋白尿或Rous试验阳性,D-L抗体阳性可诊断为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治疗

一、治疗原则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依据不同病因及临床分型,对于

不同类型的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方法不同。对于新确诊的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治疗前应积极寻找病因,明确有无合并感染。如为继发性患者应首先治疗原发病,当原发

病被控制后溶血过程将随之缓解。同时防治感染以免引起溶血危象,危重病例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肾功能保护,溶血危象者可采取碱化尿液、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以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等。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总的治疗原则均为纠正贫血及消除抗体

二、治疗方案:

1、一线治疗:糖皮质激素是为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线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为:

(1)干扰巨噬细胞膜的Fc受体的表达和功能,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包被有自 身抗体的红细胞;

(2)减少红细胞膜与抗体结合;

(3)减少自身抗体的生成(多在治疗数周后显效)

2、二线治疗:多应用利妥昔单抗、免疫球蛋 白、达那唑、免疫抑制剂、切脾等。二线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临床诊断、病情发展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二线治疗药物通常与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而目前利妥昔单抗的应用报道越来越多,被部分研究者认为是二线治疗首选药物。

3、三线及其他治疗方法

三线治疗包括HSCT、来氟米特(LEM,一种合成异唑衍生物类抗炎及免疫抑制剂)或联合化疗等,多用于难治或继发性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病例报道较少,疗效尚待观察。

其他治疗包括输血、血浆置换等,可作为支持治疗,对危重患者,必要时应用。

预后

本病因发病病因和抗体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体预后良好。
1、温抗体型:
①急性型一般预后良好,对激素治疗反应敏感者,但多数能完全恢复,但合并血小板减少者,可因出血而致死亡;
②慢性型其预后与原发病的性质有关,病死率可达11%~35%。
2、冷抗体型:
①冷凝集素综合征急性型:一般预后良好,可恢复正常;
②慢性型者病情易反复;
③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预后月原发病相关。
3、原发性急性型患者多呈自限性,预后佳,可自愈。

预防


1.
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注意生活卫生,预防
各种感染性疾病
3.
不滥用抗生素,减低本病的发病。
4.适量体育锻炼、平衡膳食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5.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注意保护环境。

健康问答

  • 如何护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1.多吃大枣、桂圆。中医认为,气能生血,因为气是带着血走的,所以补血应先从补气入手,不要提重东西,不要大声说话,充足的睡眠都是可以补...气的。 2.发作期不宜吃酸性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鳗鱼、牡蛎、干鱿鱼、虾、白米、花生、啤酒等。应该多吃碱性食物,如豆腐、海带、奶类及各种蔬菜、水果等。不要着凉,不要吃寒性的食物。 3.患儿应多注意休息,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应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肛周感染。对于恢复期患者可做适当活动,但不可过度疲劳。 4.坚持治疗,定期复诊,注意预防感冒 ,一旦发现巩膜黄染或尿色有变化,应及时就医。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小儿血液科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084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2月19日 11:3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