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癫痫发作诱发失语综合征

小儿癫痫发作诱发失语综合征又叫小儿Landau-Kleffner综合征(LKS),是由于癫痫发作造成语言中枢的功能障碍导致本病。本病多儿童期发病,临床特点为获得性语言功能衰退、失语,以听觉失认为特征。
别名: 小儿癫痫发作诱发失语综合症   小儿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   小儿Landau-Kleffner综合征  
英文名:
发病部位: 颅脑  
就诊科室: 小儿神经内科  
症状: 认知功能障碍   癫痫的植物神经性发作   癫痫和癫痫样发作   运动性失语   言语紊乱  
多发人群: 婴儿期   幼儿期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意识障碍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儿童期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获得性语言功能衰退、失语,以听觉失认为特征。多伴有行为和心理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如下:
1.癫痫发作:本综合征癫痫发作见于70%的患儿,另外30%左右的患儿仅有EEG异常而从无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出现于失语之前或之后,或二者同时发生。发作形式包括限局性运动性发作及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多在睡眠中出现;清醒时可有不典型失神或失张力发作。同一患儿可有一种以上形式的发作,但一般无强直性发作。录像脑电图监测可发现微小的,易被忽略的发作,如眨眼、眼的阵挛性偏斜等。某些患儿可能仅有主观的异常感觉,如耳鸣、听到特殊的声音等,由于患儿无法诉说,常表现为突然的恐惧,用手捂耳朵等行为。录相脑电图监测证实这些行为与EEG的发作性放电有关。和严重的EEG异常者相比,癫痫发作频率相对较少,发作过程呈良性,多数病人在15岁以前发作消失。
2.获得性失语:本症为年龄依赖性疾病。患儿在发育正常,在已获得与年龄相当的语言能力的前提下,丧失已经获得的语言功能。这里不包括全面性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儿童孤独症等。失语出现的年龄为312岁(平均5岁)。多数起病为亚急性,可在癫痫发作之前或之后出现,但也可于某次癫痫发作后突然起病或加重。患儿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失语,典型表现为言语听觉失认。患儿听力正常,但对他人或自己的语言丧失理解能力,常表现为缄默症,易被误认为聋哑;或语言减少,句法混乱,音素、音节、音韵错误。患儿可理解他人的手语并能用手势表达要求。常伴有孤独症样表现或多动、易激惹、烦躁等行为异常。智力评估言语智商降低而操作智商在正常水平。临床应排除由器质性病变(肿瘤、创伤、炎症等)引起的脑损伤合并失语。症状呈波动性,失语可自发改善或加重,但失语本身并不是癫痫发作的表现,其与阵发性EEG异常无直接对应关系。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如失语持续一年以上无改善,则很少能恢复,常导致终生语言障碍。
3.  心理行为异常:心理障碍及行为异常是的常见症状。72%的患者伴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常见表现为多动、暴躁、易激惹、破坏性行为等,也可表现为自卑、抑郁及人格障碍等,或者表现为各种怪异行为。一般认为,心理和行为异常继发于失语,因为很少以该组症状起病者。患者的智力相对正常,操作能力一般不受明显影响。
4.EEG特点:EEG以睡眠中连续出现的棘慢波综合为特征,多为双侧性,颞区占优势。

病因

 
本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一致认为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癫痫或(和)失语。大多数患儿没有明确的家族史。有研究认为本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可能与脑内神经元突触形成异常有关。失语的发生机制也没有完全阐明,个别病例的失语可能与一侧或双侧颞叶的病变有关。大多数病例无器质性病变,有些病例发现有血管畸形、颅内寄生虫感染、脑炎等病变。

检查

1.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2.CT、MRI等神经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
3.脑电图检查:可见脑电图异常。发作间期典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颗区或颗枕区反复阵发性高幅棘、尖波及棘慢波。睁闭眼、过度呼吸及闪光刺激对痈样放电频度无明显影响。睡眠期异常放电明显增多,慢波睡眠期易于出现持续性棘慢波发放,异常放电常扩散至全脑。部分患者的异常放电在快动眼睡眠期也明显增多。

诊断

1.诊断
据临床特征及典型脑电图表现,诊断不难。诊断的关键在于①分析获得性失语的病因时要想到本病②深入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③及时进行脑电图特别是睡眠脑电图检查。
2.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的范围包括耳聋、智力低下、精神心理疾病等。虽然这些疾病分别在某些方面与LKS有相似之处,但藉以下几点不难鉴别①LKS的失语特征为获得性的听觉失认,而非听力异常,听觉诱发电位及听力检测正常②LKS者的智力除语言相关智商外均正常③与各种精神心理疾病不同,LKS的心理及行为障碍与失语密切相关,虽然存在语言交往的困难及行为异常,但仍能以其他方式接触环境④特征性的脑电图表现及转归与上述疾病有根本不同。

治疗

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的方法。治疗目的主要在于缩短病程、改善失语的严重程度、恢复语言功能、减轻神经心理特别是语言缺陷的后遗症。目前常用治疗手段如下:
1.抗癫痛药物:多种抗癫病药物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但疗效均不太满意。一般认为,抗痫药只能缓解癫痫发作,对脑电图、失语及整个病程并无明显影响。因此有人主张,抗癫痫药仅适用于合并癫病发作的患者。常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有氯硝西泮和丙戊酸等。剂量和疗程与治疗其他类型癫病相同。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对LKS无明显效果,有时甚至会加重脑电图及临床症状,引起电持续状态或新的发作类型。
2.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惊厥发作,促进脑电图好转及改善语言功能,已经被常规用于本病治疗。用药原则是早期、足量、缓慢减量、长期维持。常用药物是泼尼松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语言治疗:无论是在活动期还是在脑电图和语言的恢复期,都应进行积极的特殊心理治疗和语言康复训练,这对语言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但目前尚缺乏专门的语言训练机构实施对患者的语言治疗,语言治疗的方法和经验均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提高。
4.手术治疗:国外报告采用颞叶切除及多处软脑膜下切除术治疗严重的患者。随访结果表明,手术后部分患者语言障碍得到明显或部分的改善,但所报告的例数有限,远期疗效尚难以评价。对于上述药物治疗及语言训练疗效不满意、失语症状又很严重者,可以试行手术治疗。

预后

本病的预后很好。无论发病早晚、治疗与否、癫痫发作一般均能在青春期前后终止。脑电图异常也多在成人期前自行缓解。因此,有人据此认为LKS的癫痫发作及脑电图的预后与其他良性局灶性癫痫相似。但语言功能的恢复并不乐观。起病年龄较小,有效治疗开始得越晚,语言功能就越难恢复。5岁以前起病者预后较差,几乎都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若6岁以后才出现语言障碍,只要积极治疗(包括语言治疗)则预后很好。由于较长时间的失语使患儿有可能遗留下语言交往和学习困难及心理、行为异常而影响其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性。大量随访资料表明,半数LKS患儿成年后存在社会适应障碍。

预防


1.预防癫痫发作,在日常生活中,癫痫患者要注意预防癫痫发作,并尽可能不到危险场所,不从事高空、水中及高温活动,注意生活规律化,避免精神刺激,调节饮食等,最为重要的是遵守医嘱,按时定量服药。
2.避免睡眠剥夺,疲劳,饥饿,脱水或过度饮水,饮酒,感冒,发热,精神刺激,各种代谢紊乱等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因素。

健康问答

  • 小儿癫痫发作诱发失语综合征应该如何护理?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1、家属要保持冷静,及时观察记录病人发作情况,同时不能强行搬动或按压病人,防止发生骨折。 2、尽可能将病人放在一个平坦、松软的位置,...避免摔伤; 3、将病人腰带、领带、红领巾等松开,头偏一侧,将口内流出、吐出食物等及时擦静,防止吸入,同时不要进行灌水清洗口腔。 4、对于部分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病人要保护好病人,防止到处走动,避免伤及自身或他人。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611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7月05日 13:0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