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新生儿肺不张

肺不张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肺内气体量减少,伴有肺组织萎陷、肺体积缩小。该病在儿科肺部疾病有较高发病率,但通常被原发疾病所掩盖,疾病本身可无表现,临床上及时发现并诊断肺不张存在较大困难,甚至出现部分病例漏诊
别名: 无  
英文名: Atelectasis in the newborn
发病部位: 肺部  
就诊科室: 儿科  
症状: 呼吸极为困难,气促、咳嗽、可有发热、发绀  
多发人群: 新生儿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感染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以气促、发绀、咳嗽为主要表现,气促是主要临床表现,其次,可有唇周发绀, 咳嗽 ,喉间痰响 ,呛奶 ,口吐白沫 。发热患儿体温多在 38.0~39.8℃之间。
2)体征较少,不容易获得,大部分可闻及粗湿罗音,是新生儿肺炎的重要的体征,少数患儿发现有相应部位的呼吸音减弱。
3)肺不张好发部位以右中叶多见,其次是右上叶。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引发的肺不张好发于右肺中叶,右肺上叶,原发性肺结核肺不张亦以右上及右中叶多见,可能是儿童患肺门淋巴结核最常见,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使其变窄、阻塞而致肺不张。

病因

肺不张指肺无气或肺内气体量减少,伴有肺组织萎陷、肺体积缩小,影响肺内气体交换从而产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损害,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这种病理状态多与肺部、胸部疾病有关,病因较复杂,常有三种发病机制:
1)气道阻塞;
2)肺实质受压,可来自胸外、胸壁、胸内的压迫;
3)支气管、肺泡表面张力增加。 有学者于50例病例中发现原发病为新生儿肺炎的占 33 例(76.7%),提示炎症是新生儿肺不张最主要的病因,分析原因如下:新生儿的气管与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弹力纤维及肌肉发育不完善,管壁易变形,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新生儿免疫机能低下,且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肺内含气量少而含血量多,呼吸表浅,咳嗽乏力,对吸入气流的湿化、温化及过滤较差。这些特点使其不仅易受感染,且容易阻塞出现肺不张。而感染所产生的炎性分泌物不易排出,造成气道分泌物的积聚,易引起气道某一部分的阻塞,肺不张与肺部感染常互为影响。

检查

1)胸片:X线特点为均匀致密阴影,占据一侧胸部、一叶或肺段。阴影无结构,肺纹理消失及体积缩小,一般无膈肌抬高、肋肋间隙变窄、纵膈及心影移位等表现。 
2)痰培养:新生儿肺不张常见病原菌依次是 G-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3)纤维支气管镜:多数患儿术中表现支气管内膜炎,气管支气管气道分泌物多或黏液栓阻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

诊断

肺不张通常只有原发疾病的表现,而疾病本身可无表现。因其表现无特异性,故临床上及时发现并诊断肺不张存在较大困难,甚至出现部分病例漏诊。X线胸片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诊断依据(如上所述),故久治不愈的新生儿肺炎可随访胸部 X 线摄片和胸部 CT 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也是一项安全而重要的诊疗技术,同时可局部灌注抗生素,提高药效,缩短疗程,现在在新生儿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

治疗

(1)一般治疗:予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经皮氧饱和度、血气电解质;吸痰清理呼吸道,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维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 
(2)雾化排痰,对于新生儿还应注意变换体位,以防分泌物的坠积致其他肺叶或肺段发生新的肺不张。还可利用拍背的震动作用,促使毛细支气管或小支气管及其分支内分泌物向较大的分支中引流,易于向外排出,解除小气道堵塞。 
(3)支气管灌洗 通过灌洗清除潴留在小支气管内的阻塞物,一方面能及时改善下呼吸道通气量和气体交换,另一方面注入抗生素及沐舒坦等药物,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促进病变的吸收好转。 
(4)新生儿肺不张的病原菌主要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应早期、合理选用抗 生素,根据具体症状可用支气管扩张药、化痰平喘药等。

预后

预后一般,因其病因复杂,治疗不当可造成肺不张长期存在、感染久治不愈、肺功能障碍,严重者需肺叶切除。

预防

1.本病诊断主要依靠X线摄片,因此对新生儿肺炎病儿动态观察肺部X线变化,及时发现肺不张存在,加强抢救治疗措施。
2.勤吸痰,拍背,翻身和细致的喂养,均为不可缺少的措施。
3.出生重度窒息合并肺不张病儿,病情发展迅猛,应尽快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问答

  • 婴幼儿异物阻塞气道的急救方法?
    医生头像
    王岳斌 主治医师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 儿科
    婴幼儿气道不完全阻塞时,婴幼儿还能咳嗽,但是呼吸困难、喘息,应尽快送往医院治疗,但不要喂水或进食;异物造成完全阻塞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费力、哭不出声,嘴唇、指甲和皮肤出现蓝紫色,情况危急,必须在现场急救,否则危及生命。   将婴幼儿面朝下,放在前臂上,使其头部低于身体,再将前臂支撑在大腿上方,同一只手支撑头、颈及胸部,另一手拍击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的位置,迅速拍击1-5次,使其吐出异物。若没吐,将婴幼儿翻转,使其面朝上,托住头部、背部,用两指尖按压胸部1-5次。两动作反复地交替进行,并仔细观察其口腔,见到异物后在口腔内轻柔的扫动手指,将吐出的异物掏取出来。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诸福棠, 胡亚美. 实用儿科学. 第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434-435..

焦安夏, 刘玺诚, 江沁波, 姜英. 儿童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下的病因诊断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2002. 17(11)..

杨俭新, 张茂, 巴立等. 超声对机械通气多发伤患者肺不张/实变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中华创伤杂志. 2010. 26(3)..

词条标签

儿科  肺不张  新生儿气促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岳斌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81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8日 14:58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