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别名: 高致病力禽流感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禽流感   猪流感   甲流  
英文名: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小儿感染科  
症状: 味觉受损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   疫区人群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并发疾病: 肺炎   呼吸衰竭 NOS   感染性休克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病因

1、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8个H亚型(H1~H18)和11个N亚型(N1~N11)。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属,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7N9、H9N2、H7N7、H7N2、H7N3、H5N6、H10N8等,近些年主要为H7N9禽流感病毒。 H7N9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编码HA的基因来源于H7N3,编码NA的基因来源于H7N9,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两个不同源的H9N2禽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不同,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很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 30分钟或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2)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3)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3、发病机制和病理   
人类上呼吸道组织和气管主要分布有唾液酸α-2,6型受体(人流感病毒受体);人类肺组织分布有唾液酸α-2,3型受体(禽流感病毒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同时结合唾液酸α-2,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但H7血凝素与唾液酸α-2,3型受体亲合力更高,较季节性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下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可持续复制,重症病例病毒核酸阳性可持续3周以上。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如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和8(IL-6, IL-8)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可出现ARDS、休克及MODS。病理检查显示肺急性渗出性炎症改变,肺出血、弥漫性肺泡损伤和透明膜形成等。

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   
2.血生化检查。多有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采集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痰、气道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下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1)核酸检测:对可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宜首选核酸检测。对重症病例应定期检测呼吸道分泌物核酸,直至阴转。    
2)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原检测: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原快速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低。对高度怀疑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应尽快送检呼吸道标本检测核酸。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测:动态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二、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阴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常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诊断

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0天内,有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或者与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尚无病原学检测结果。    
2)确诊病例:有上述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阳性。    
3)重症病例: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病例。   
A:主要标准:
①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
②脓毒性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B:次要标准:
①呼吸频率≥30次/分;
②氧合指数≤250 mmHg(1 mmHg=0.133kPa);
③ 多肺叶浸润;
④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⑤血尿素氮≥7.14 mmol/L;
⑥ 收缩压<90 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3、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1)年龄≥65岁。    
2)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如心脏或肺部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肿瘤、免疫抑制状态、孕产妇等。   
3)发病后持续高热(T≥39℃)。    
4)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5)CRP、LDH及CK持续增高。      
6)胸部影像学提示肺炎快速进展。

治疗

(一)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经鼻高流量氧疗、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三)抗病毒治疗。对怀疑人感染禽流感的患者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    
(1)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宜留取呼吸道标本。    
(2)抗病毒药物应尽早使用,无需等待病原学检测结果。 
2、抗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①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7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适当延长。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宜选择儿童剂型)。   
②帕拉米韦(Peramivir):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成人用量为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常规疗程5~7天,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整。   
③扎那米韦(Zanamivir):适用于7岁以上人群。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监测资料显示所有禽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使用。 
(四)中医药辨证论治。   
1.热毒犯肺,肺失宣降证(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病情轻者)。 症状:发热,咳嗽,甚者喘促,少痰,或头痛,或肌肉关节疼痛。舌红苔薄,脉数滑。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参考处方和剂量:银翘散、白虎汤、宣白承气汤。 金银花30g、连翘15g、炒杏仁15g、生石膏30g   知母10g、桑白皮15g、全瓜蒌30g、青蒿15g   黄芩15g、麻黄6g、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莲清热泡腾片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功效的药物。 中药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2、热毒壅肺,内闭外脱证(临床表现高热、ARDS、脓毒性休克等患者)。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或见痰中带血,伴四末不温,四肢厥逆,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舌暗红,脉沉细数或脉微欲绝。   治法:解毒泻肺,益气固脱。   参考处方和剂量:宣白承气汤、参萸汤、参附汤。   生大黄10g、全瓜蒌30g、炒葶苈子30g、人参15g   生石膏30g、栀子10g、虎杖15g、制附子10g   山萸肉15g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   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   肢冷、汗出淋漓者加煅龙骨、煅牡蛎;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静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
3、以上中药汤剂、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不作为预防使用,宜尽早中医治疗。
(五)加强支持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继发感染。一旦出现继发感染征象或存在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六)重症病例的治疗。采取抗病毒、抗休克、纠正低氧血症、防治MODS和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措施。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氧疗。患者病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氧疗:    
①吸空气时SpO2<92%。   
②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频率>24bpm),呼吸困难或窘迫 
2、呼吸功能支持。 机械通气:患者经氧疗2小时,SpO2仍<92%,或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改善不明显时,宜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治疗。ARDS治疗中可发生纵隔气肿、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应当引起注意。 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早期尝试使用无创通气,推荐使用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1~2小时无改善,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有创正压通气:运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采用小潮气量,合适的PEEP,积极的肺复张,严重时采取俯卧位通气。有条件的可根据病情选择体外膜氧合(ECMO)。

预后

轻症患者没有并发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重症肺炎病例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预后差,甚至导致死亡。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预防

一、日常生活预防: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二、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一、日常生活预防: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二、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NHFPC,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China)——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1版)—— 国家卫计委官网..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人禽流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第34卷第11期.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290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9日 11:1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