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O型腿

O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弓形腿”、“箩筐腿”等,它是指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别名: 箩筐腿   膝内翻   罗圈腿   弓形腿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膝盖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 膝内翻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手术 O型腿矫正 膝内翻矫正
并发疾病: 骨性关节炎   关节痛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O型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膝内翻,腿部呈现“O”形,即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

病因

1、发育性因素: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缺钙。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缺钙可引起“X’型腿、“O”型腿,鸡胸等疾病。
2、失衡性因素: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儿童走路外八字脚、稍息姿势站立、长期穿高跟鞋、盘坐、跪坐、蹲马步等等,会给膝关节向外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会牵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当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情况下,内侧副韧带偏大的力量就会牵拉小腿胫骨向内侧旋转,形成膝内翻。
3、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佝偻病患儿长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O型腿。
4、遗传:遗传也是导致O型腿的原因之一。

检查

1、骨骼触诊:骨骼触诊是医生用对患者骨骼进行系统的触诊,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骨骼触诊检查过程:检查压痛部位、程度、范围,患部有无异常活动或异常感觉,如骨摩擦感、捻发感、肌腱弹跳等。能够判断O型腿的严重程度。
2、骨骼视诊:骨骼视诊是医生用自己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O型腿有明显的膝内翻症状,故骨骼视诊是最直接的检查方法。
3、婴幼儿肌肉骨骼系统检查:婴幼儿肌肉骨骼系统检查是新生儿体格检查项目之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生儿肌肉骨骼系统的发育情况,发现O型腿的可以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4、X射线检查:通过下肢全长Х线片可确定O型腿畸形的角度。

诊断

1、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可直接明确诊断。
2、下肢全长Х线片可确定畸形的角度。

治疗

O型腿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矫正达到治疗目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正O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
1、手术矫正:手术矫正适应于有骨性畸形的患者,通过手术截骨+内固定矫形,可以马上恢复正常的肢体力线及外观,不需要恒心和坚持。但是手术可能会造成神经、血管紧张及牵拉,易出现相关并发症。所以可以采用外固定器加胫骨结节倒U形截骨术。这种方法优点主要有:截骨术操作简单、安全、骨愈合快,不容易出现延迟愈合,采用外固定器便于掌握整形矫正时的角度,可使骨愈合角度准确,调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下地活动,下肢肌肉不会出现萎缩。
2、非手术矫正:非手术矫正方法,其原理和手术治疗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松弛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恢复膝关节内外侧的稳定结构。从而使胫骨外翻,达到矫正目标。常用的方法有:正O仪器矫正、夹板、绑腿、正O矫正鞋垫等。其中效果最好,见效最快的,还是正O仪器。

预后

O型腿预后良好,一般通过手术或者长时间的矫正基本上可以的恢复正常。

预防

预防O型腿除了注意饮食外还需要养成养好的行为习惯。
1、养成正确走姿。千万不能外八字走路。外八字行走时,腿在向侧边用力,给膝关节一个外推的力。这样每走一步,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就受到一次牵拉和冲击,长期下去,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就会松弛,膝关节的外侧稳定结构不稳,膝关节就会向内旋,形成O型腿了。
2、养成正确坐姿。不能翘二郎腿坐,不能盘坐、跪坐。
3、养成正确睡姿。睡觉的时候,切切不可交叉脚。
4、养成正确站姿。不能中心落在一条腿上稍息姿势站立。稍息姿势站立的时候,着力的腿,膝关节也会受到向外的力,而内旋角度增加。时间久了,就会形成O型腿,或者O型腿加重。
5、注意饮食。成年后,骨骼已经定型,O型腿加重或者形成,主要是关节韧带软组织的缘故。因此无需特别补钙。但儿童预防O型腿,保证足量的钙质摄入就是必须的了。

健康问答

  • 婴儿如何预防O型腿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1.孕期到新生儿期,做好定期产检:从受孕的第四星期起,胚胎已长出了四肢的雏形。胎位位置、羊水多寡、胎次、胎儿本身大小、压胎等因素都可...能会对胎儿腿型产生影响。所以,孕妇要特别注意,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避免接触药物、放射线、化学物品、烟酒等。 2、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不宜过早让宝宝学走路:生长发育时期,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导致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是造成O型腿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少,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当更加注意补充维生素D。 3、注意正确坐姿和蹲姿,避免过度矫正:2岁前后,宝宝的大脑神经发育完全,在走、跑中,肢体虽然会进行“自动矫正”,却容易有过度矫正的情形发生,“O型腿”反而会变为“X型腿”。这个时期的宝宝关节负荷随着体重和活动力的增加而加重,要及时矫正不正确的坐姿及蹲姿,避免过度矫正的情况发生。 4、避免跪坐:宝宝跪坐时脚大多成外翻状,这时候家长们最好尽量帮宝宝移动脚型,帮他回复到正常的状态。 5、尽量避免趴睡:当宝宝趴睡时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长时间下来可能影响腿型发育,家长们应当勤于帮宝宝翻翻身、调整睡姿。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528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7日 14:2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