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臀肌挛缩

臀肌挛缩症( glutealmusel ntareture, GMC)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髋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
英文名: glutealmusel ntareture, GMC
发病部位: 臀肌  
就诊科室: 小儿骨科  
症状: 外八字步态   双脚并拢下蹲困难   不能盘腿打坐  
多发人群: 多发生于反复接受臀肌注射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根据挛缩带分布情况,目前常分为4型:
1、扇型:主要由于注射范围广泛,累及臀肌的外上和内上象限, 臀肌与皮下组织广泛性瘢痕粘连,呈 “酒窝”样表现,臀部外形呈漏斗状,又称“猴臀”,触及臀肌硬如板状。由于臀肌广泛纤维化和瘢痕化,患者坐位时腰部与臀部不能贴近椅子的靠背髋关节与腰背部悬空,双膝不能盘腿打坐。下肢不能搭在对侧膝上,交腿和翘腿试验阳性,“4”字试验阳性。
2、条索型:挛缩束带主要位于股骨大粗隆与髂棘连线处的臀大肌内,束带多位于臀部常规肌肉注射的部位即臀部外上1/4 象限处,呈条索状。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位,挛缩带在髂棘与股骨大粗隆之间形成一条凹陷状深沟,Ober征阳性。
阔筋膜张肌挛缩型: 挛缩带主要累及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外侧部分纤维, 临床表现为髋关节内收活 动受限为主,髋关节弹响明显,有的弹响可传至膝关节,被误诊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查体Ober征阳性。
3、混合型:表现为挛缩带累及阔筋膜张肌、臀大肌、臀中肌等多层组织,出现以上三型的混合表现。

病因

臀肌挛缩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肌肉注射的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0.7%~10.1%。有关臀肌挛缩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 相关的病因报告较多, 很多研究认为反复肌肉注射是首要致病因素, 药物注射化学刺激较单纯的机械刺激更为重要。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表明,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溶媒肌肉注射是国内注射性臀肌挛缩 症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发现臀肌挛缩症的病变组 织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增多。
其他比较少见的病因特发性GMC(无明确的臀肌注射史及外伤、感染等诱因)、先天性髋脱位后并发的GMC、臀肌骨筋膜室综合征后的GMC。

检查

1、X线 
少数骨盆及髋关节有继发改变,如,髋关节半脱位等。 
2、实验室检查 
多无异常。
3、MR检查
臀部肌肉MR检查可发现挛缩带。
本病通过正常体格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影像学检查意义不大,主要是为了与髋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
    

诊断

臀肌挛缩症容易漏诊, 往往由他人发现形体异常,行走呈外“八”字步态,影响体育科目达标。患者自觉下蹲活动障碍,髋关节内收、外展和盘腿打坐受限,坐位脊柱和臀部不能靠近椅子背就诊。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治疗

早期采用开放手术治疗, 对步态和功能的均有明显改善,但是开放手术切口长、组织剥离广泛、创伤大、出血多,不利于术后早期下蹲功能练习,有的瘢痕组织增生,术后粘连复发者较多。自从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以来,因其创伤小、 反应轻、术后利于早期功能练习的优点,得到了广大医患的好评。其各型要点如下:
扇形手术发现臀肌挛缩带呈扇型, 从髂棘的附着部至股骨大粗隆,此型采用沿髂骨外板进行臀肌止点剥离下移法, 以免切断臀肌挛缩带范围太广, 导致臀肌和臀中肌无力。
1、条索形:手术探查发现挛缩束带主要位于股骨大粗隆与髂棘连线处的臀大肌内, 挛缩束带累及臀大肌纤维深层或全层, 有的厚度达 10~20mm,呈皮革样厚韧。关节镜下仅松解臀肌挛缩束带切断便可解除髋关节功能障碍或弹响。
阔筋膜张肌挛缩型: 挛缩带主要累及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外侧部分纤维, 手术松解的部位主要采取斜行切断髂胫束及臀肌在股骨大粗隆后方的附着部分, 随着挛缩带切断髋关节由外展位逐渐达到内收位, 推拿活动检查髋关节的弹响是否已经解除。
2、混合型:由于挛缩束带伴有正常的肌纤维组织, 似三明治样。尽量不要做过度广泛的松解,否则容易影响臀肌功能,特别是臀中肌。混合型臀肌挛缩最好先在股骨大粗隆后外侧切断髂胫束和 臀肌在髂胫束上的附着部分及髂胫束, 然后检查髋关节活动功能是否有明显改善,弹响是否已经解除, 如果臀肌部分过紧可以进行臀肌挛缩带紧张部分的松解。

预后

挛缩带少,术后功能锻炼配合好,步态等异常一般可得到明显纠正,预后好。但对于挛缩带较广,手术范围广的患者,如术后不积极功能锻炼,病情可能存在复发可能。

预防

1.避免臀部肌肉的反复注射。
2.避免臀肌受伤。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问答

  •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目前普遍吗?有何优点?
    医生头像
    冯智军 主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介入科
    1、手术精细准:能够将有生理的组织结构完好保留,针对性的手术,将创伤限制在最小程度。 2、皮肤疤痕小:疤痕刺激小,美观。... 3、手术损伤小:出血少,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4、功能恢复快:下地活动早,一般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地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 5、经济与费用:住院时间短,减少医疗费用。 目前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已经成为普遍技术。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冯智军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介入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575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5日 15:4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