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暗色丝孢霉病

暗色丝孢霉病是由一大组条件致病性暗色真菌引起的浅表组织及皮肤、角膜、皮下组织甚至系统性感染。
英文名: phaeohyphomycosis
发病部位: 皮肤   皮下组织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 黑斑 、角膜有菌苔或溃疡 、泪道阻塞 、鳞屑 、肉芽肿、 视力障碍 、畏光  
多发人群: 多见于户外工作和常与此类腐物接触者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表现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和常与此类腐物接触者,多见于成人,半数患者有免疫障碍,常伴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白血病等。可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典型损害为群集的小丘疹或小结节,逐渐蔓延,融合,形成成片丘疹或斑块状肉芽肿性损害,其周围可有卫星状丘疹或结节性损害;也可形成黑褐色痂,其下可有增殖性肉芽肿性损害,可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病人可形成单个的、孤立不定的无症状性皮下结节,高出皮肤表面,以后其中心可液化,形成脓肿,或形成疣状斑块,有如着色芽生菌病的皮损。本病可由淋巴播散至附近淋巴结,又可由血行播散形成系统性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尤其是可侵犯脑部,引起相应的脑部症状,又可侵犯内脏器官,预后不良。 暗色丝孢霉病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
1)皮肤浅表型暗色丝孢霉病包括掌黑斑和黑毛结节病。可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
2) 掌黑斑是掌和跖部发生棕色至黑色无鳞屑性斑片。偶可波及颈、胸等部。黑毛结节病是毛干上形成卵圆形小结节,坚硬如石,像虱卵般悬挂或包被于毛干,呈黑色。肉眼不易看清楚。用手指搓摸,犹如沙粒。主要侵犯头发,其次也见于眉毛和睫毛。
3) 角膜感染表现为角膜有菌苔或溃疡,患者自觉畏光、流泪和视力障碍。泪腺感染时表现为泪道阻塞、溢脓,局部有肉芽肿损害。   4) 皮下组织型暗色丝孢霉病常有孤立、深在的皮下或肌肉的脓肿或囊肿,皮损可呈杏核大或数厘米,甚至整个胸部大片斑块。此时皮肤常受累呈褐红色或灰黑色,扪之有浸润感,表面粗糙,一般不破溃,活检时可见皮下组织有稀薄脓液,囊肿内有渗出液,若囊肿壁切除不全、留有窦道,可长期不愈。

病因

本病所涉及的病原菌包括皮炎外瓶霉、棘状瓶霉、甄氏外瓶霉、威尔尼克枝孢霉等。 其特征为细胞壁中含有黑色素。致病途径主要是外源性感染和条件致病性感染。这些病原菌都是自然界的腐生菌,从土壤、烂木、腐叶及腐烂水果中都可分离出来。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和常与此类腐物接触者。感染途径可能是病原菌经皮肤破损处植入或吸入真菌孢子。

检查

1)直接镜检:制作切片,可直接观察到见各种不同形态棕色和黑褐色菌丝与酵母样孢子,未见厚壁孢子(壁砖状体)。 
2)体格检查:根据皮损表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3)活检:取分泌物、脓液,建标本接种于沙氏琼脂斜面上在25~30℃下培养4周,大多数致病真菌经过1~2周均可形成可见菌落。菌落为绒毛样或酵母样,呈灰色、暗绿色、暗棕色或黑色。
4)医学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

诊断

依据进行的各种检查进行诊断,注意要与着色芽生菌病和透明丝孢霉病作鉴别。

治疗

1)药物治疗:常用抗真菌药物无论多烯类(两性霉素B等)、丙烯胺类(特比萘芬等)、唑类(氟康唑等)等均有治疗各种暗色丝孢霉感染成功和失败的报道。 伊曲康唑是治疗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最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对某些暗色丝孢霉病患者有较高疗效,其中包括一些对其他抗真菌治疗抵抗的患者。伊曲康唑的长期治疗可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无效的患者病情改善。
2)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流行病学和治疗观察表明,手术切除联合抗真菌治疗(通常伊曲康唑)仍是暗色丝孢霉病的标准治疗。

预后

暗色丝孢霉病治愈困难,预后差,应多去复查,死亡率高。

预防

1)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2)日常生活中要小心,不要让伤口接触到不干净的东西。 
3)提高机体免疫,特别是细胞免疫,可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健康问答

  • 暗色丝孢霉病能治好吗,治的快吗?
    医生头像
    刘晶晶 副主任中医师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皮肤科
    可以的,症状轻的治疗起来会容易一些,如果比较严重,只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就可以了,要及时去医院,谨遵医嘱,不要太担心。

参考资料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年38卷第3期J Clin Dermatol,March2009,Vol.38,No.3.

词条标签

暗色丝孢霉病  黑斑症  角膜有菌苔或溃疡  泪道阻塞  视力障碍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刘晶晶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皮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视力障碍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5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2月05日 17:0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